尴尬的小儿遗尿,辨证施治效果好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一、发病特点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正常小儿1岁后白天已渐渐能控制小便,随着小儿经脉渐盛,气血渐充,脏腑渐实,知识渐开,排尿的控制与表达能力逐步完善。若3岁以后夜间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就是遗尿症。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二、病因病机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多见。1.肾气不足:肾气不足,导致下焦虚寒,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司,不能约束水道而遗尿。2.肺脾气虚:肺主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湿,肺脾二脏共同维持正常水液代谢。若肺脾气虚则水道制约无权,而发为遗尿。3.心肾失交:心肾失交,水火不济,夜梦纷纭,梦中尿床,或欲醒而不能,小便自遗。4.肝经郁热:肝经郁热,疏泄失司,或湿热下注,移热于膀胱,以致遗尿。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要点1.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寐中小便自出,醒后方觉。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数次者。3.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4.部分患儿腰骶部X线摄片显示隐性脊柱裂。(二)鉴别诊断热淋(尿路感染)尿频急、疼痛,白天清醒时小便也急迫难耐而尿出,裤裆常湿。小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脓细胞。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本病重在辨其虚实寒热,虚寒者多,实热者少。虚寒者病程长,体质弱,尿频清长,舌质淡,苔薄滑。实热者病程短,体质尚壮实,尿量少而色黄味臊,舌质红,苔黄。(二)治疗原则以温补下元、固摄膀胱为主要治疗原则,采用温肾阳、益脾气、补肺气、醒心神、固膀胱等法,偶需泻肝清热。(三)分证论治1.肺脾气虚证证候:夜间遗尿,日间尿频而量多,经常感冒,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治法:补肺益脾,固涩膀胱。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2.肾气不足证证候:寐中多遗,可达数次,小便清长,面白少华,神疲乏力,智力较同龄儿稍差,肢冷畏寒,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无力。治法:温补肾阳,固涩膀胱。代表方剂:菟丝子散。3.心肾失交证证候:梦中遗尿,寐不安宁,烦躁叫扰,白天多动少静,难以自制,或五心烦热,形体较瘦,舌质红,苔薄少津,脉沉细而数。治法:清心滋肾,安神固脬。代表方剂:交泰丸合导赤散。4.肝经湿热证证候:寐中遗尿,小便量少色黄,性情急躁,夜梦纷纭或寐中齿,性情急躁,目睛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泻肝止遗。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五、其他疗法(一)针灸疗法1.体针主穴:取肾俞、关元、膀胱俞、中极,配穴取三焦俞、委中、三阴交、阳陵泉,每次各选1~2穴。睡眠较深者,加神门、心俞;面白少华,自汗者,加肺俞、尺泽。2.耳针:取皮质下、神门、内分泌、肾、肺、脾。六、预防与调护1.勿使患儿白天玩耍过度,睡前饮水太多。2.幼儿每晚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自控的排尿习惯。3.白天可饮水,晚餐不进稀饭、汤水,睡前尽量不喝水,中药汤剂也不要在晚间服。4.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能打骂体罚,消除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请单击“阅读原文”,了解医考在线!









































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cs/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