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帮助小儿摆脱厌食的困扰

厌食症是小孩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是较长时间的胃口不好,

食量明显减少,吃不成餐,甚至拒食。多发生在1~6岁的小孩。

小孩平时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长期偏食、饮食无规律、饥饱无常、

零食杂食太多、暴饮暴食,或者家长错误以为滋补食品对小孩有好处,经常给小孩吃人参、冬虫夏草、龙眼肉等,都会影响脾胃正常的运化能力,造成厌食。

小孩厌食日久,不但影响身体正常发育,还可能会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及造成大脑发育迟缓,引起智力低下。另外,还会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低弱,平时就容易发生感冒、咳嗽、腹泻。

中医认为,小孩时期“脾常不足”,按摩对小孩厌食症具有独到的疗效,能激发小孩自身的调节作用,从而调整小孩脾胃运化及受纳功能。

具体操作方法是,给小孩补脾经次,揉中脘次,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就是腹部前面正中的骨头最下缘和肚脐眼连线的中点。摩腹5分钟,父母用手掌按住小孩的腹部,手心对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背上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捏脊5遍,轻轻捏起小孩皮肤,从龟尾穴开始,就是从臀裂开始,沿脊柱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止。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3下,向上提1次,称为“捏三提一”,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按揉足三里次,也可治疗小孩厌食症。我治疗的原则是补脾助运化,清热滋胃阴。

方法非常简便,避免小孩打针吃药之苦。常用穴位多在手部,一般在大拇指上进行,有调理脾胃的作用。而腹部既是脾胃所主,也是阳明胃经所过之处,所以按摩腹部有温肾散寒,行气健脾的作用。背部夹脊穴的推拿也有助于提高消化能力以及增强防治疾病的能力。这些刺激经络的方法对小孩有百益而无一害。

小儿厌食

通俗的理解就是食欲好的孩子,视进食为乐事,到时间就想进餐。

食欲不好的孩子,厌倦进食,视进食为负担,即使色香味均好的美食,也没有兴趣,这种饮食状态,就叫厌食。如果厌食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影响小儿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称为小儿厌食症。

治疗小孩厌食症需要分型治疗,家长们可以根据以下症状来分析。

脾运失健型:厌恶进食,食不甜味。常伴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调;苔白腻或微黄、指纹紫滞、脉有力。加揉板门穴次,板门穴在小孩手掌大鱼际处。运内八卦次,在小孩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顺时针方向掐运。

脾胃气虚型:不思进食,形体偏瘦,常伴面色少华,精神不振,食少便多,或夹未消化物;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脉无力。加揉外劳次,推三关次。三关在小孩前臂阳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线,要从腕推向肘。

胃阴不足型:不喜进食,口干多饮;常伴面色萎黄、皮肤失润;

大便偏干或干结。舌偏红少津,苔少或花剥。部分小孩烦闹少寐,

手足心热,指纹红,脉细。加清肝经次,即在小孩的食指面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补肾经次。

我根据小孩时期稚阴稚阳,为纯阳之体,感触灵敏,易于接受经气之功能的生理特点,和小孩脾常不足的理论,采用上法治疗,对不同类型的厌食,选用不同的手法,通过手法作用于小孩的特定穴位,调理脾胃、消食和中、增进食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dzz/14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