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被误当心脏病的胸口痛,原因可能

影视作品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个镜头:年迈的男子在生气后,捂着胸口倒地,甚至再也没起来。生活中,很多人也有过「胸口疼」的经历,有的像针扎,有的则像块石头压在胸前……家住葛渔城的张阿姨今年64岁,一年前开始偶尔感到胸闷。一开始她没太在意,以为是人过了不惑之年身体不如从前了。但后来出现的感觉就像胸被绳子捆绑住一样,且多走几步路就喘得厉害。这些年,张阿姨以为胸闷是心脏出了问题,医院背上浩特(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都没查出心脏有啥毛病,她自己也不敢瞎吃药,只能顺其自然。一个多月前,张阿姨的症状加重,不但从胸闷变成了胸痛,后来慢慢背也胀痛得厉害。一周前,和同村李姓姐姐(治疗肩周炎)一起到门诊问诊。经马大夫诊断,张阿姨的胸闷和背痛,其实是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引起的。经马大夫复位治疗后,当即表示“不疼了,舒服多了!”“要知道能这么快解除痛苦,何必折腾这么长时间呢?”那么,什么是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呢?它何为常被误以为是心脏病呢?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胸椎小关节外力作用下发生解剖位置的改变,表现为关节囊滑膜嵌顿而形成的不全脱位,且不能自行复位而导致的疼痛和功能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病症。传统医学又称为胸椎错缝、胸椎小关节错缝、胸椎小关节脱位、胸椎小关节滑膜嵌顿、胸椎小关节机能紊乱等。导致胸椎小关节紊乱的原因1、急性外伤:提重物时不慎发生扭转或撞击,以致胸椎后关节的位置发生改变,对神经、血管等造成挤压,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2、慢性劳损:胸椎间盘变薄、关节囊、韧带松弛等由于长时间的劳损而引起的病变都会导致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以不协调的姿势工作会引起背部软组织的过度紧张,促使内平衡不协调,最终诱发胸椎小关节紊乱。

为什么胸椎紊乱常被误当心脏病?

Ⅰ易误诊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在运动创伤中极为常见,又极易被忽视的一种疾病。很多患者在确诊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胸椎已经出现问题,通常病人会因胸闷、胸痛或背部疼痛,到内科就诊,因而耽误治疗。

Ⅱ拍片也看不出来的毛病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发生,可以是活动体位不当,或经常性疲劳以致局部软组织长时间僵硬,导致胸椎局部劳损、水肿、粘连,压迫神经,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临床症状。由于胸椎小关节紊乱是解剖位置上很细微的变化,所以就算拍片也不容易发现。本病的发现,基本是靠医生对患者症状的判断,以及在脊柱上的触诊而发现的。有些人也因为背部疼痛症状不明显,或没有自觉性的疼痛,而忽略了此病。

有哪些防治方法?

下面分享4个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防治方法:

活动前做好热身,运动时动作不要过猛、过快,用力适当

强化脊柱相关肌肉的锻炼

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时,避免不良姿势

警惕平时的嬉戏打闹中,不要做伤害脊柱的危险性动作。如掰颈、摇颈,猛烈推搡等。

最后,马大夫提醒大家,脊柱小关节紊乱重在预防,大家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要多运动,勤锻炼。但是如果已经出现相关症状,要尽快接受治疗,手法复位。否则长此此以往下去,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身体问题。

好消息:转发以下链接,30天内转发完毕,添加马大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dzz/1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