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脊柱裂 > 脊柱裂治疗 > 克罗地亚血色浪漫中寄人篱下 >
克罗地亚血色浪漫中寄人篱下
(克罗地亚的位置:深绿色)
本篇,我们将从年,克罗地亚与匈牙利结为共主邦联开始,考察该地区一直到年奥匈帝国解体,看看在这近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克罗地亚是如何在匈牙利、奥地利、威尼斯、法国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夹缝中保持名义上的国家实体的。其中,奥斯曼帝国对于克罗地亚施加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对于南斯拉夫的解体又埋下了哪些种子。-联合王国-年,匈牙利王国以克罗地亚前王兹沃尼米尔遗孀海伦娜(匈牙利国王之女)为纽带,以强大的军队为后盾,轻易的便将克罗地亚王国揽入怀中。对于克罗地亚的管辖,科洛曼一世以受匈牙利国王委托的总督进行管理,但克罗地亚王国保有高度自治的地位。(克罗地亚?扎达尔)与此同时,隔亚得里亚海相望,立国六百余年的威尼斯共和国在公元年以后,其贸易触角伸张至亚德里亚海,并参与欧洲与黎凡特的贸易活动,因而变得非常富裕。早在年克罗地亚-匈牙利联合王国建立之前,因亚得里亚海西岸的意大利半岛缺乏商船停泊的港口,威尼斯海军为争夺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优良港口而与克罗地亚纷争不绝。(克罗地亚?扎达尔?扎达尔主教座堂?12-13世纪)
克罗地亚与匈牙利联合之后,威尼斯共和国依然觊觎其沿海诸城镇。年,威尼斯出兵攻下达尔马提亚沿岸的希尼贝克、扎拉(即扎达尔)及克瓦纳湾区的诸多岛屿。年-年,克罗地亚-匈牙利联军大败入侵达尔马提亚的威尼斯海军,执政官兵败被杀。可惜,新的执政官再次攻陷达尔马提亚,最后双方达成五年停火协议,匈牙利割让达尔马提亚。但最终,克罗地亚-匈牙利王国于年再次夺回达尔马提亚。年,匈牙利国王贝拉二世为掌控伊利里亚地区,迫使其东南部的波斯尼亚王公臣服。
(威尼斯第四十一任总督:恩里科?丹多洛)年,也即克罗地亚与匈牙利联合后第五年,一个对克罗地亚沿海命运影响深远的威尼斯人恩里科?丹多洛出生于威尼斯共和国。恩里科?丹多洛早年跟随兄长乔瓦尼?丹多洛在君士坦丁堡和亚历山大港经商。随后在费拉拉和君士坦丁堡担任外交官。-年,东罗马帝国扣留了数以千计的威尼斯货物并将住在帝国内的威尼斯人全部抓捕入狱。威尼斯公众要求总督采取报复性的军事行动,但因瘟疫,对东罗马的远征在年即惨遭失败,威尼斯总督维塔莱?米基耶尔亦在回程途中遭暴徒杀害。恩里科?丹多洛参与此次远征,幸免于难,次年被任命为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年,威尼斯政府与东罗马帝国的外交纠纷的谈判最终以条约形式解决,但其间的波折在恩里科?丹多洛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年,恩里科?丹多洛成为威尼斯第四十一任总督。虽然年事已高且目盲但仍然雄心勃勃。
(《十字军征服扎拉/扎达尔》?丁托列托作品)年,为进攻阿尤布王朝所在的埃及,在教皇英诺森三世的号召下,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十字军骑士们聚集于威尼斯等待启程,然而,他们却无法支付威尼斯共和国巨额的前期造船及给养费用。考虑再三,恩里科?丹多洛决定允许十字军延缓债务,但条件是后者必须帮助威尼斯夺取克罗地亚-匈牙利王国治下的扎拉(扎达尔)。在圣马可广场上的仪式中,恩里科?丹多洛加入十字军并成为其重要领袖。10月24日,扎拉城被占领。因克罗地亚-匈牙利王国也是天主教国家,教皇在此期间亦敦促十字军领袖停止攻击并将所有参与攻击的战士革除教籍,但之后反悔改成只革除威尼斯人的教籍。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不久之后,被废黜的东罗马帝国皇帝伊萨克二世之子阿历克塞?安杰卢斯(未来的阿历克塞四世)以之后帮助十字军东征为条件请求恩里科?丹多洛助其复位。年,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大战过后,威尼斯共和国占去原东罗马帝国3/8的领土(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东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奠定了其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分别是雅典公国和亚该亚侯国。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共和国的版图)(淡橙色:威尼斯自东罗马帝国获得的领地)克罗地亚-匈牙利王国面对的,不但是来自西方威尼斯共和国在包括亚得里亚海在内的东地中海势力的崛起,而且,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三十余年后,遭到了来自遥远的东方——蒙古帝国远征军的沉重打击。(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
(蒙古大军攻陷基辅)年,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汗令拔都率军远征东欧。年,蒙古远征军攻陷基辅,摧毁了基辅罗斯大公国。次年6月27日,拔都兵分三路入侵匈牙利。昔班北取波兰与摩拉维亚(捷克东部)之间,合丹由东面摩尔达维亚,拔都由加利西亚(今分属乌克兰及波兰)分道突进。(匈牙利?布达佩斯?布达城堡)蒙古军进逼佩斯城,贝拉四世征集匈牙利王国军队六万人出战,蒙古军再次佯装退却。贝拉四世被引至蒂萨河畔,扎营于西岸,分兵约一千人驻守桥梁。入夜之后,拔都所率蒙古军发起进攻,迅速夺取了桥梁,速不台率军涉水而渡,很快包围了匈牙利军营。贝拉四世军队几乎被全歼,他只身逃跑前往仍在匈牙利控制下的达尔马提亚。随后蒙古军攻陷佩斯,纵火焚烧该城,大肆屠杀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伊斯特拉县?莫托文城)
年4月11日,当蒙古军队在蒂萨河之战歼灭了匈牙利军队后,贝拉四世和他的家人逃到萨格勒布。蒙古大军尾随而至并猛袭克罗地亚,他们摧毁了萨格勒布在内的许多城市,萨格勒布大教堂也被破坏。年2月,蒙古军越过冻结了的多瑙河进攻王室守卫森严的达尔马提亚城镇特罗吉尔。合丹未能俘虏贝拉四世,便返回匈牙利,归途中又洗劫了科托尔城(今属黑山共和国)。(黑山共和国?科托尔城科托尔湾)
年12月11日窝阔台汗去世,数月后消息传来,拔都因汗位继承问题撤军东归。合丹军也取道塞尔维亚与拔都会合后东返。在克罗地亚-匈牙利王国遭受蒙古大军侵袭的时候,威尼斯趁乱巩固其在札达尔的统治。当蒙古军撤退之后,贝拉四世重新整顿王国的防务,修缮并恢复被蒙古人破坏的城镇。恢复中的萨格勒布获得了帝国自由都市特权,该市的圣马可广场及圣马可教堂便是在那时修建的。(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圣马可大教堂)年,贝拉四世逝世,其子伊什特万五世继承王位。同年,威尼斯共和国将达尔马提亚城镇希贝尼克和特罗吉尔据为已有。年8月6日,伊什特万五世统治了短短两年后便逝世了,由年仅十岁的儿子拉斯洛四世继承王位,由其妻伊丽莎白摄政。在拉斯洛四世统治时期,杜布罗夫尼克拥有了自已的法典,洛希尼岛也开始有了从大陆来的定居者的迹象。(克罗地亚?滨海和山区县?洛希尼岛?小洛希尼)(克罗地亚?滨海和山区县?洛希尼岛?大洛希尼)此外,克罗地亚最大的港口阜姆港(今里耶卡港)建港。因其为深水良港,且战略位置重要,成为意大利、克罗地亚、匈牙利等各方势力争夺的目标,拥有者和居民人口组成也因此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改变。(克罗地亚?滨海和山区县?里耶卡及港口)年,安德烈三世去世后,匈牙利自建国伊始近四百五十年的阿尔帕德王朝无嗣而亡。此后,匈牙利王位成为与阿尔帕德王室联姻的几个外国王室争夺的目标,如波希米亚的普热米斯尔家族、西西里的安茹家族及德意志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最终,在年时,由来自安茹家族的查理一世继承克罗地亚-匈牙利王位。之后,匈牙利国力在查理一世之子拉约什大帝在位期间(年-年)达到鼎盛,几乎征服全部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在他统治时期被确认为圣伊什特万王国的一部分。年,匈牙利夺取位于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湾最深处的的里雅斯特城。(意大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的里雅斯特)年,拉古萨(今杜布罗夫尼克)脱离威尼斯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年,获教皇许可,拉古萨共和国与奥斯曼帝国建立贸易中心。该国在15-16世纪时受奥斯曼帝国的保护,国力达到高峰,是当时亚得里亚海唯一能与威尼斯共和国匹敌的城邦国家。(拉古萨共和国国旗)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拉古萨)
(年以后的拉古萨共和国版图)14世纪中期,虽克罗地亚-匈牙利王国在拉约什大帝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并成为当时中东欧最强国,但却面临着来自中亚游牧民族入侵的危险。13世纪末、14世纪初,源自西突厥乌古斯人的游牧部落联盟奥斯曼土耳其人,自中亚迁至小亚细亚后,日渐兴盛。年,奥斯曼一世于小亚细亚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科索沃战役?AD.)年,奥斯曼一世去世后,帝国的统治扩张至地中海东部及巴尔干地区。年,威尼斯人治下的重镇塞萨洛尼基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年,奥斯曼帝国在科索沃战役的得势导致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结束,去除了奥斯曼帝国进军欧洲的屏障。年的尼科波利斯战役(尼科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最后一次大规模十字军东征,但未能阻止奥斯曼帝国继续扩张的步伐。土耳其人在尼科波利斯的胜利使以后欧洲人联合抵抗土耳其人的信心丧失,土耳其人得以继续对君士坦丁堡施压,并牢牢控制着巴尔干半岛,对中欧的威胁更加明显。同时,奥斯曼帝国取代匈牙利成为东欧第一强国!(保加利亚?瓦尔纳?瓦尔纳战役纪念碑)
自尼科波利斯战役兵败至年代期间,西欧再也没有尝试发动制止土耳其人深入巴尔干半岛的远征。罗马尼亚的瓦拉几亚公国继续抵抗奥斯曼帝国,分别在年及年力敌奥斯曼人的征服。年夏,巴耶济德一世在安卡拉战役中败于帖木儿大帝,使奥斯曼帝国陷入混乱之中。瓦拉几亚大公米尔恰一世利用这一形势联同匈牙利对土耳其人发动战争。年,匈牙利和波兰在瓦尔纳战役战败,而君士坦丁堡也在年陷落,这意味着绵延千年的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可以无所顾忌的深入欧洲了。(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在奥斯曼帝国持续不断的打击下,匈牙利国力大衰。年,拉迪斯劳国王以十万金币的价格将达尔马提亚海岸地区卖给对该地觊觎已久的威尼斯共和国,直至年拿破仑战争后,达尔马提亚地区才从威尼斯人的控制下脱离出来。半个世纪后的年,奥斯曼帝国完全征服克罗地亚邻国塞维利亚,对克罗地亚的直接威胁又进了一步。(匈牙利?莫哈奇?第一次摩哈赤战役战场遗址)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克罗地亚另一个邻国波斯尼亚,之后便发动对克罗地亚的侵略战争,并于年的克尔巴瓦原野战役与年的第一次摩哈赤战役中彻底打败了克罗地亚-匈牙利联军,占领匈牙利中部,国王拉约什二世本人也在此战中溺死。(年以后对匈牙利领土的瓜分)(绿色:皇家匈牙利[含部分克罗地亚])(紫色:特兰西瓦尼亚[东匈牙利])红色:奥斯曼帝国蓝色:哈布斯堡奥地利及波希米亚由于畏惧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克罗地亚贵族议会于年宣布归顺奥地利大公国,承认大公斐迪南一世为新的克罗地亚统治者,作为交换,斐迪南一世必须对抗奥斯曼帝国,同时要尊重克罗地亚人的政治权益。
(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时期的克罗地亚王国国旗)
-圣战春秋-克罗地亚王国进入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后不久,到年时,奥斯曼帝国大军便占领了克罗地亚中部、南部及整个斯拉沃尼亚,仅克罗地亚西部地区未被伊斯兰教徒征服。
(斯拉沃尼亚的位置:紫色)其中,斯拉沃尼亚中心城市奥西耶克在年8月8日为奥斯曼军队所摧毁,并于年重建成奥斯曼风格的城市。直到年9月29日,该城为奥地利军队收复,城市建筑风格才重新变为西方式的。
(克罗地亚?奥西耶克-巴拉尼亚县?奥西耶克旧城)(克罗地亚?小塔布尔城堡?15-16世纪)由于奥斯曼帝国的连战连捷,奥地利于年将克罗地亚一分为二,分作平民区与驻军区,后者由帝国政府派遣的军事长官控制,居民都被武装了起来、以协助奥军。年,克罗地亚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直辖边境屯垦区,政府在境内成立边境防卫军由奥地利中央管辖调度。
(克罗地亚?里耶卡?圣尼古拉教堂)
(塞尔维亚东正教教堂?AD.)
(克罗地亚?斯普利特-达尔马提亚县?布拉奇宫)
此后,有大批日耳曼移民迁居于此,使克罗地亚受到德意志文化的熏陶。此外,另有大批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因不能忍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流亡到此,为日后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相互残杀埋下了导火索。
(克罗地亚?锡萨克-莫斯拉维纳县?锡萨克主教座堂)
年,奥斯曼帝国在锡萨克战役中败于克罗地亚,这是前者在近百年来的扩张战争中遭受到最惨重的失败之一,两国在边境地带的力量也转为均势。
威尼斯共和国疆域及与奥斯曼帝国对峙图15-16世纪从十五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和东地中海扩张,争夺威尼斯共和国的势力范围,甚至侵占威尼斯的领土,欧洲传统的贸易航线受到威胁。美洲新大陆于该世纪末被哥伦布发现,绕非洲通往东方的航路被瓦斯科?达迦马开通。
(克罗地亚?西贝尼克?圣詹姆斯大教堂)
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马木留克王朝,传统东西方通道完全被土耳其人控制。从此,国际贸易逐步从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威尼斯海上贸易开始衰落。(地理大发现)年,塞浦路斯被奥斯曼帝国入侵,并于年被征服。尽管神圣联盟(包括大量威尼斯军队)于该年稍后的勒班陀战役中取胜,但威尼斯共和国在确定失去塞浦路斯之后便很快跟土耳其人议和。(意大利?威尼托大区?佩斯基耶拉城墙)
(意大利?伦巴第大区?贝尔加莫城墙)
(克罗地亚?扎达尔县?扎达尔城防御系统)
(克罗地亚?特罗吉尔?司库城堡)
(克罗地亚?西贝尼克-克宁县?圣尼古拉斯城寨)
(黑山共和国?科托尔?科托尔城墙)(15-17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防御工事)连年与奥地利的战争使奥斯曼帝国的国势趋弱,在-年的大土耳其战争期间,奥地利军收复了斯拉沃尼亚和大部分原克罗地亚领土,仅剩波斯尼亚仍在奥斯曼控制之下,这个结果进而造成现在波克两国的边界划分。
(斯拉沃尼亚王国国旗)斯拉沃尼亚被收复后,成立以奥地利哈布斯堡担任国王的斯拉沃尼亚王国。南方的达尔马提亚也同样在第五与第七次奥斯曼帝国-威尼斯战争中决定了其仍归属于威尼斯共和国。
(克罗地亚?奥西耶克?奥西耶克联合主教座堂)
(新哥特式建筑风格)
克罗地亚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卷入了与奥斯曼帝国的百年战争,未被卷入的沿海地区成了文艺复兴的主要发展地,在奥斯曼帝国衰落后,克罗地亚地区的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才跟着出现。
(克罗地亚?瓦拉日丁县?瓦拉日丁旧城及城堡)
(城市核心融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为一体)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杜布罗夫尼克主教座堂)(巴洛克风格?AD.-AD.)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对克罗地亚的人口结构造成强烈的冲击,许多克罗地亚人移民到奥地利,现今奥地利布尔根兰州的克罗地亚人即是当时移民者的后裔。
(布尔根兰州在奥地利的位置:深红色)为了取代这些逃亡的克罗地亚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呼吁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的东正教徒移入克罗地亚的驻军区,特别是在和-年之间,塞尔维亚人迁入克罗地亚达到最高峰。在奥斯曼帝国撤军后,这些居民并未离去,就成了日后克罗地亚境内的塞尔维亚族聚集地——克拉伊纳。
(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政权实际控制区域[红色])
年,奥地利大公约瑟夫二世大力推行中央集权统治,引起克罗地亚和匈牙利两国贵族的强烈不满。九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奥地利被迫宣布匈牙利为自由的独立王国,并有权按照自已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匈牙利在获得奥地利同意后以匈牙利文作为克罗地亚的官方文字,引起了与克罗地亚人的冲突。同年,克罗地亚议会曾提出并入匈牙利的要求,但未获奥地利的同意。
(奥地利帝国首任皇帝?弗朗茨一世)年,弗朗茨一世自称皇帝,将奥地利大公国改为奥地利帝国。次年,因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失利,被迫割让部分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予拿破仑属意大利王国。他引入法国法律进行改革,取消贵族特权、纳税平等、促进教育。同年,萨格勒布大主教提倡克罗地亚人使用本国文学,这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法兰西第一帝国?伊利里亚省[东南部深蓝色])
年,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爆发,奥地利军再度战败,拿破仑取得整个伊斯特里亚、萨瓦河右岸到乌纳河之间的克罗地亚地区,设置法兰西第一帝国伊利里亚省控制其领土,用于封锁中欧透过亚得里亚海和英国之间的联系。年,法军已江河日下,奥地利军重新占领伊利里亚省,维也纳会议后再并回奥地利,并建立达尔马提亚王国,将沿海地区重新划给克罗地亚王国统治,两者皆臣服于哈布斯堡的统治之下。19世纪初,经历过拿破仑的征服,及后哈布斯堡逐渐收复匈牙利的领土,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皆由哈布斯堡所取得。(克罗地亚?奥西耶克?特夫尔达要塞)-觉醒时代-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后,被流放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同年,维也纳会议召开,欧洲政治秩序又重新回到了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状态。克罗地亚成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自治区,享有地方自治权。然而,启蒙主义思想与民族主义思潮已随着大革命战争与拿破仑战争传播到法国以外的欧洲国家,为19世纪下半叶与20世纪初的民族独立运动打下了基础。(年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国界)法国七月革命,是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为波旁王室的专制统治令经历过法国大革命的法国人民难以忍受,以致法国人民群起反抗当时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的统治。这次革命的成功是维也纳会议后首次革命运动得以在欧洲成功,鼓励了年及年欧洲各地的革命运动,标志着维也纳会议后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国大革命后日益上扬的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浪潮。(《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作品?AD.)-年代盛行的浪漫民族主义令克罗地亚民族主义重新复苏,催生出高唱统一哈布斯堡帝国内南部斯拉夫民族的伊利里亚运动。该运动又被称为克罗地亚国家复兴,为年代南斯拉夫的整合民族运动,该运动主张将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两国统一结合成一个强盛的巴尔干半岛国家。该运动透过克罗地亚著作和文化的传播,使克罗地亚语成为一种标准语言,用以对抗匈牙利语。年,克罗地亚语成为克罗地亚的官方语言,成为克罗地亚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年,奥地利帝国内匈牙利地区爆发革命,匈牙利人起义打算摆脱奥地利的统治。同年,最早主张复兴民族文化的克罗地亚画家卡拉斯自意大利反回国内。因匈牙利政府在颁布的三月法令中,将克罗地亚并入匈牙利的行政系统,招致克罗地亚人的强烈不满。之后,克罗地亚人选择与奥地利站在同一阵线,并于年一同打败了匈牙利军队,随后,克罗地亚进入了一段日耳曼化时期。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耶拉齐恰雕塑)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耶拉齐恰广场)在镇压年匈牙利起义中,克罗地亚贵族宾?约瑟夫?耶拉齐恰男爵在俄罗斯的支持下打败了匈牙利人,因此被奥地利政府委任为克罗地亚总督。年,耶拉齐恰将克罗地亚的所有省份予以统一,并欲建立在奥地利君主立宪统治下的伊利里亚国家,但该构想落空了。面对高潮的民族独立浪潮,时任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再度实施中央集权统治,特别是对匈牙利和克罗地亚一律实行高压统治。年,克罗地亚的自治权被取消,并与斯洛文尼亚一并成为奥地利皇室的领地。面对这样的政治局面,民族主义画家卡拉斯带着忧郁和愤懑于年自杀,年仅37岁。年代,奥地利由于政治上的疲弱,先后在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中被普鲁士打压,并被排挤出德意志圈。从而被迫通过《年奥匈折衷方案》来与匈牙利王国成立共主邦联的二元帝国——奥匈帝国。其中克罗地亚地区被划给了匈牙利管理,其地位根据年发布的《克罗地亚-匈牙利妥协协议》制定,克罗地亚王国和斯拉沃尼亚王国再度统一,称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达尔马提亚王国则实际上由奥地利控制,里耶卡则保持着独立个体的状态。(萨格勒布大学?Logo)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萨格勒布大学)年,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签署法令建立萨格勒布大学。年,议会通过建校法案并由皇帝于同年1月15日批准。年10月19日举行创校仪式,令萨格勒布大学成为奥匈帝国外莱塔尼亚地区内的第三所大学。萨格勒布大学是克罗地亚最大的大学,同时也是维也纳以南的中欧地区及东南欧持续办学时间最长的大学。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蓝努斯马蹄)年,萨格勒布发生了毁灭性的地震。在萨格勒布市中心建立马蹄形连通公园系统的构思在年提出,作为现代化重建计划的一部分。它包括两个绿色的南北轴线,对应于蓝努斯马蹄的西侧和东侧,分别称为西公园路和东公园路。年,通过了一项新的城市规划,其中包括今天下城区的矩形方格路网,包含这些公园路在内。这两个轴线由年新开放的萨格勒布植物园和南公园路,今安特?斯塔采维奇广场连接。新马蹄西端的市场在年搬到更远离城市的地方。博览会旧址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获得了新名称:大学广场。克罗地亚国家剧院位于广场中心,于年开幕,恰逢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访问萨格勒布。(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克罗地亚国家剧院)在奥匈帝国根据《柏林条约》吞并波黑两省后,克罗地亚驻军区也跟着被废除,并于年根据《克罗地亚-匈牙利协议》回归克罗地亚控制。奥匈帝国内部以弗朗兹?斐迪南大公为首推行将国家改为实质联邦制的构想,克罗地亚也将成为其中一个联邦单位,但这些努力随着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终止。然而,一战的结束,却令包括克罗地亚在内的东南欧斯拉夫人团结起来,成立了一个南斯拉夫人联合组成的国家。(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火车总站?AD.)克罗地亚自年丧失独立的国家地位,到年与其他南斯拉夫人联合组国,历经近八百年的时光。在这数百年间,相继依靠匈牙利与奥地利保持国家形式上的存在。其间,虽遭威尼斯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占领,但终究在19世纪以共主邦联的形式统一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之下。然而,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克罗地亚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请看下篇《百年风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