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岁的孩子还尿床正常吗孩子尿床的应对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1/9393598.html

孩子尿床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对于5、6岁的孩子还尿床,很多父母都觉得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甚至责怪于孩子,其实这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有调查表明,很多孩子在5岁时仍然会尿床,孩子6岁时还尿床的频率甚至高达百分之十。

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报导:大约有万美国儿童尿床。

5岁儿童的尿床比例仍占20%,

6岁儿童占10%,10岁男孩占5%。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三岁之后尿床率就变低了,

有的孩子则不会再出现尿床,

但是这也不能说明5、6岁孩子尿床就是不正常的。

孩子遗尿的原因:

1、遗传因素(23%):

  遗尿症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遗尿症有一定关系。

2、心理因素(15%):

  家庭发生变故,长期遭受父母打骂,黑夜恐惧受惊,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15%):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4、膀胱功能成熟延迟(10%):

  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和膀胱B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人少30%~50%。

5、儿童性格特征(5%):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6、排尿习惯训练不良(10%):

  父母训练不到位,或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等这些都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7、疾病的因素:

  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8、遗尿与睡眠的关系(5%):

  遗尿症患儿与睡眠:经过对此类患儿做睡眠脑电图检查和多导生理仪描记,发现尿床都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当时,正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3-4期的深睡之中。

家长的应对方式很重要!

对于孩子尿床,家长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要孩子一尿床就责怪孩子,打骂更是不对的了。

1、孩子尿床并不羞耻,应避免嘲笑孩子

其实很多孩子在自己尿过床以后,都会产生自责心理,有时家长还会调侃或责怪,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羞愧、难过等负面情绪,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感受到这种责怪和嘲笑,而是耐心的给孩子鼓励和引导。

2、孩子尿床后让孩子自己处理

当孩子尿床后,最好让孩子自己处理,比如让孩子把床单换好,这样孩子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感觉尿床后的处理是非常麻烦的,潜意识里有尿意就会起来去厕所了。

3、进行孩子排尿的训练

很多孩子尿床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很强烈的感觉,在夜里也不会意识到尿床这个问题,所以应该让孩子对膀胱的膨胀有所感觉,才能知道尿急是什么感觉,什么时候该尿尿了。训练膀胱的方法可以在白天时让孩子多喝些水,有尿意就去解决,慢慢的孩子也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厕所了。

4、如果孩子频繁尿床,最好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之前一直没有尿床的习惯,现在突然开始尿床,并且频率越来越高,那么很有可能孩子身体出现了问题,比如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疾病,医院做一下检查。

金贝恩母婴童营养包温馨提示:

打骂解决不了孩子的尿床问题,家长要正确对待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dzz/15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