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之城ldquo直隶总督与保定

“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十一讲——从乾隆帝和直督方观承的诗文中看古莲池书院的园林、建筑景观

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吴蔚保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积极传承创新新时代保定文化。加强保定文化标识塑造,全面打造燕赵风骨、直隶风韵、革命风华、京畿风范的文化风貌。依托“清末之冠”的莲池书院,充分挖掘二程书院等唐代以来近50所书院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全国书院之城”。点击蓝色字体,跳转阅读“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一讲—古莲花池前传“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二讲——雍正朝李卫修缮保定莲花池“直隶总督与莲池书院五十讲”第三讲——李卫在保定创建莲池书院“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四讲——孙嘉淦与乾隆初期莲池书院“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五讲——高斌与保定莲池书院“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六讲——那苏图在莲池供奉康熙御笔“龙飞”刻石“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七讲——方观承治水莲花池“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八讲——“括园观承”丛谈“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九讲——乾隆帝、直隶总督方观承《保定名胜图咏》全解“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五十讲”第十讲——乾隆皇帝七次驾临保定莲池行宫,五次视察莲池书院

“闲斋十笏强,小园五亩余”

—从乾隆帝和直督方观承的诗文中

看古莲花池的园林、建筑景观

乾隆时期古莲池书院的建筑景观

乾隆时期,莲池从官署园林变为行宫别苑。乾隆十年()莲池改为行宫,同时将书院的南园改建为“绎堂”,并修筑起墙垣使书院与行宫隔开。从乾隆十一年()到五十七年()这四十六年中,皇帝弘历曾先后七次南巡或巡幸五台山礼佛(前三次陪同皇太后,携带皇后),每次都要在保定莲池行宫驻跸休息,而每次到来之前,莲池都要照例加以修饰。

乾隆十五年()直隶总督方观承,为了把莲池营建成帝皇后妃们优游玩乐的园囿,大力浚疏池渠,扩大池塘面积达十六亩,遍植荷莲,并在夹岸原有景物和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增建,使莲池行宫蔚为大观,这是著名的莲池大规模的整建和重修。乾隆五十七年()又拨帑币七千两扩建莲池,别苑内已是假山叠谳,奇花争艳,古木森荣,鹤舞鹿鸣。池中岛屿楼台,倩影清鉴,画舫容与,桥亭映带。环池庭院重重,珠玑充盈,飞光溢彩,玲珑幽雅,别有洞天。山、水、楼、台、亭、堂、廊、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使这一园囿胜甲畿南,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盛誉。

莲池行宫时代的十二景现在大部分都已不复存,但是它留下了文人墨客、帝王官僚们大量的诗赋题咏和工笔图绘。后者不仅保存下来当年这座行宫御苑的雅致景象,使我们可以具体地确知它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漪丽风貌,也为今后研究我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本文将从乾隆皇帝和直督方观承的诗文中,看古莲花池的建筑景观。

莲池十二景大约完成于乾隆二十六年()之前。当时由直隶总督方观承命人将莲池行宫分景绘图十二幅,后人称《莲池十二景图》,并由他和莲池书院院长张叙分别就每一景题诗于图旁,精工托裱,进呈御览。十二景的名称是:春午坡、花南研北草堂、万卷楼、高芬阁、笠亭、鹤柴、蕊幢精舍、藻泳楼、篇留洞、绎堂、寒绿轩、含沧亭。

乾隆时期莲池行宫的盛貌,随着历史的变迁、沧桑的变幻,早已无法看到。但把现存的文献、资料、图咏、遗迹,互相印证推敲,不难描述出当时景物概貌。

总体来说,莲池水面约占整个园囿的三分之一,池塘是整个园林的主体和中心。池分南北两塘:北塘的水面较大,东西横长,塘中一岛,上建一亭;南塘的水面窄小,呈新月形,两塘之间有东、西水渠相连。总的布局,依傍池塘随池水的聚散、回环,布置有厅堂楼阁亭桥等建筑与花木、山石相互结合,构成景点院落。由于市区地势平坦,缺乏地形变化,于是在园囿的东南隅,因高阜堆山,上建小型亭轩。在南北两塘相联的东渠水旁,又叠石掇山,断处堆成陡崖悬石,以增山势,山中有洞,洞内高下盘旋,曲折有致。从洞北侧有山道上至山顶,有一茅亭,可俯瞰莲池全景。为了叙述的有序可循,姑且将莲池的景物院落分成七区:

(一)叠蜥庭廊区:包括大门、春午坡、濯锦亭、半壁廊等。我们重点看一下春午坡。

1、春午坡

菁莪雅化辟莲池,秀障当门春午披。

澷爱牡丹花富贵,濂溪爱处正宜思。乾隆帝《春午坡》诗

当年由北向大门进入行宫,穿过两重院落,迎面假山叠嶂陡遮人面,园内琼楼仙阁尽掩其后。假山分南北两座,北山中间辟一峡谷幽径供人穿行,其东、西,北三面有廊庑环护,北山陡峭,其南坡势缓朝阳,当时种有上百株芍药、牡丹。春晴日午时节,牡丹盛开,芍药吐蕊,蒸彩如云,绯红一片,彩蝶翩跹,令人诗情盎然,因此时人摘取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春午发浓艳”的诗句,命名此景为“春午坡”。“坡前日暖春意早,岩下风和霜汛迟”。前人来此即景作诗,摩勒上面,至今尚有一些嵌存于山石之间。绕春午坡沿山间小径转出假山向南,有濯锦亭和半壁廊,穿过半壁廊即临一泓碧波的池面。此景置于入门之首,显见巧妙地运用了我国古典园林先藏后露的传统构筑形式,成功地渲染了行宫深邃莫测的意境,令人先生如入迷宫之感,随之临池豁然,愰若出世离尘。

从《春午坡》景图看,苑门为通常灰筒瓦顶,三楹,前为廊的建筑,质朴淡雅。穿过两重小院落,迎面便是叠嶂式假山。这样,从市井入苑,要先经两重素静的院落,是为了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远泮屏俗的感觉。迎面便是假山遮目,至此仍难窥园中烟景,这正是传统上不让人一览无余,先掩后露,引人入胜的手法。假山分南北两座,北山中间辟一狭谷幽径以供穿行。此山陡峭,其南坡势缓,“叠石逶迂陂陀,掩映上下,杂植牡丹数百株”。每当春晴日午,牡丹盛开,艳如彩霞,这个假山院落的东、西、北三面有廊庑环护。循廊左出是一座幽静的院子,中有明职亭,再东转南为鹿柴,就是行宫养鹿之处(后修直隶省立图书馆之处)。

(2)草堂书院区:包括花南研北草堂、皇华馆、万卷楼、高芬阁、莲池书院。我们重点看一下花南研北草堂、万卷楼和高芬阁。

1、花南研北草堂

花南背日图观丽,研北当春欲咏妍。

自是诗人会心处,以云经义岂其然。乾隆帝《花南研北草堂》诗

濯锦亭西的池畔(约即明时保定府署理刑厅处),是一座有敞厦为门的院落。正面草堂阔三楹,襟宇高洁古朴,檐庑静深轩昂,是宾宴的场所,乾隆皇帝驾临行宫,亦在此召见直隶官员。堂院左右隔墙分带二座小院,有月门相通。左院名为“重阆之居”,供饮宴前后憩息之用。右院名“因树轩”,是由复道回廊组成的庭院,复道即是建在画廊顶部,雕栏环绕的平台走道。那时这种复道回廊是连通园中其它各景的,因其本身建造结构别具特色,其作用也各有不同。平常可登临上层平道,信步随意在园中游赏;雨天可由下层画廊漫步于楼台亭榭之间,玩味山林、湖泊所特有的烟雨空朦之色。此外,它回环婉转于诸景之间,浑然使之联成一体,起了美妙的衬景、补景作用。“花南研北”意为花圃之南,水畔之北,这就为现今遗迹无存的此景,点明了当年草堂所在为春午坡之南、莲池湖畔之北的位置。

2、万卷楼

朅然辛巳忆前巡,曽向书楼拾级频。

试问箇中破卷者,是谁下笔解如神。乾隆帝《万卷楼》诗

万卷楼在因树轩之北,约距池岸百步。楼为双层,呈“门”字形,卷棚歇山式楼顶,画栋雕梁,镂刻栏槛。楼内陈列着列朝赐书、御制诗章。万卷楼前是复道画廊环绕的两进院落,中间界以南向五楹的厅堂,其前有雄伟壮观出宸咏亭,亭内放置一通御制诗碑,四周悬挂御书“绪式濂溪”。由宸咏亭步过前院出大门为平台,一架犹如紫丝步帏的古藤笼罩其上。平台前临池水处名为“紫藤水埠”,游人可于此处离岸登舟,怡游于碧莲湖中。万卷楼东,雍正十一年直督李卫曾建造宾馆,名为“皇华”,接待来保定的贵戚、疆臣。万卷楼西便是莲池书院。雍正十一年(),诏谕各省建立书院。直隶总督李卫鉴于城中“楹接垣连,择地不易”,而莲池“林泉幽邃,云物苍然”,是读书良地,责成清苑县令徐德泰负责,在莲池西北部,“因旧起废”,修建书院。据黄彭年撰《莲池书院增修讲舍碑记》,书院地址位于万卷楼西部,长十丈,宽十六丈,占地约近三亩,中分东西两院。东院有圣殿、考棚与院长、校官之居,西院为斋舍及讲堂。同时又在莲池东南红枣坡一带划出五六亩地,筑起围墙,建厅堂五间、瓦舍三间和一所凉亭,作为书院的别馆,名为南园,专供书院学生在此自学和相互研讨之用。

3、高芬阁

餍饫于斯优以游,无妨书院有重楼。

髙芬设引济阴喻,应在其人公正求。乾隆帝《髙芬阁》诗

高芬阁上下双层,“飞阑粲峙,下俯清流”,位于池北岸正中。阁长阔各三楹,峻拔挺秀,是临池观荷赏景的地方,因之取《晋书》中“高芬远映”的词意名阁、名景。阁西有奎画楼与之相连,楼中藏有清康熙皇帝御书石刻十七方。石质为紫玉,字涂绿色。楼前黛柏苍翠,楼后古松参天。

(3)北塘亭桥区:包括整个北塘、池中笠亭、曲径桥、宛虹桥等。

我们重点看一下笠亭。

垂虹宛宛跨堤,一笠横空与半分。

却是清波无我见,亭桥入影总沄沄。乾隆帝《宛虹亭》诗

“前跨飞梁,后延曲步,秀碕文石之间”的笠顶式、五柱虚敞的圆形小亭,婷婷玉立在池水中央。此亭因形而名,为清前期在湖中垫地修造。(元、明时代三面环水,一面傍岸的“临漪亭”此时已拆去,后人还多指此亭为临漪亭,实误信)。亭以湖石疏柳为伴,由宛虹桥,曲径桥连通池之南岛北岸。由高芬阁向西十数丈远即达曲径桥,过桥便是笠亭,人居亭中如醉入荷乡鱼阵;远眺则宛若碧波蜃影,景色之美,冠于全园。

小岛“前(南)跨飞梁(宛虹桥),后(北)延曲桥(曲步桥)”,联成一线,把北塘分成东塘与西塘,弘历诗中曾说:“垂虹宛宛跨堤喷,一笠横空与半分”。亭南的飞梁是形如满月卧波的拱形木桥,过桥便是中岛藻泳楼等。亭南的曲桥是贴水曲折的五步曲桥,可通北岸上楼阁。亭以湖石疏柳为伴,人居亭中,望四周纹石错落,池中莲荷高下,水面亭楼倒影,池边垂柳拂波。

(4)书舫鹤柴区:包括洒然桥、课荣书舫、鹤柴等。我们重点看一下鹤柴。

胎云曽是着仙经,禽也而非凡鸟形。

但以格高宜缀景,惜他毎被剪双翎。乾隆帝《鹤柴》诗

莲池行宫养鹿、养鹤之处称作“柴”。鹿柴在池东的水东楼北,鹤柴在池西“课荣书舫”后。这里“湖石参差,槐柳联阴,仙客羽衣,翩跹其下”。由高芬阁傍岸西行,穿层层岩嶂,有廊庑式小石桥,桥名“洒然”,是池水入口处。过涌热侨南行就是“长樱平榭、倚碧涵虚”的课荣书舫。“课荣”出典于晋潘岳《芙蓉赋》中“课众荣而比观,焕卓荤而独殊”句,借以点染出这里景境的佳妙。清风素波,流芳赋采;花落庭闲,莲香池静,在此攻读、著述使人神爽思凝,乐而忘倦。然而,行宫禁苑,百姓何能问津染指,士子翘首亦徒裹足兴叹!因此,名虽“书舫”,皇帝来此并不开卷研读,这里当年实成为丝竹管弦轻歌漫舞的处所。

课荣书舫后为鹤柴,顾名思义就是养鹤之处。所以称这里“湖石参差,槐柳联阴,仙客羽衣,翩跹其下”。又有诗云:“池边双白鹤,水宿不另飞,明月敞虚阁,芦花吹缟衣”,这里是以白鹤、明月、虚阁、芦花构成佳景。从景图看,虚阁前有台,可以凭栏垂钓,故而又名钓鱼台。

(5)蕊幢精舍区:

蕋幢略近佛家语,书院相形殊弗宜。

却忆督臣题额际,寄张韩句未曾思。乾隆帝《蕋幢精舍》诗

蕊藏精舍由“课荣书舫”沿石径南行转东,茂林修竹之中座落着两重寂籁深邃的庭院。西院朱门之内向里是“十诵掸房”,过禅房是“藏经楼”。“十诵”是“十诵律”的简称,总指佛门的十项戒律。禅房名“十诵”,今译就是“肃规堂”的意思,加之《乾隆十二景图》记载,藏经楼“内奉大雄教典七千余卷”,由此可以确知该院是园中的佛宇。与此院相联的东院,南北相向各有精舍三间,题名“煨芋室”和“篆窠”。“煨芋”一词,出自《邺侯外传》一书,说的是唐朝李泌遇仙的故事。李泌自幼好道,天宝初年在衡岳寺读书时发现寺中有一名叫懒残的和尚,行为异乎群僧。夜半时分,他特意潜往拜见。懒残正独自律津有味地吃着在牛粪火中煨熟的芋头,好半天才叫跪拜一旁的李泌坐下,又叫他将自己吃剩的芋头吃掉后,才对李泌说:“不必说什么了,你有做十年宰相的命分”。后来,李泌果然“匡佐四圣”(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帝),参决军国大事,并在德宗朝做了十年的宰相才成仙而去。“煨芋”此后就成了际遇仙人而得“天机”的典故。“篆窠”的“篆”字,系指道教的秘文秘录。这里当年是否收藏有道教的符篆或道藏,因不见记载而无从查考,但和“藏经楼”相对而言,“篆窠”当是专储道经文、篆之所,因而此处院落当年应是园中的道宫。关于“蕊藏精舍”,“蕊幢”出自佛典华严经中“花藏世界海”一说。此说九洲之外,四面有香海环绕,烟波浩渺的香晦中有一仙岛名为蕊香幢,是诸佛舾临论法讲经的处所。根据《乾隆十二景图》“奚总其名谛云”的记注,可知“蕊幢精舍”是合佛、道两院的总称。在莲池行宫中特辟佛宇、道宫,一方面体现着封建统治者崇佛、尊道的观念,更主要的是为了点缀园景,借以渲染莲池行宫所具备的蓬莱仙界的意境。行宫时代,每逢皇帝驾临驻跸,这里即烟云缭绕,钟磬合鸣,并烹出香茗,制备素膳,供奉御用。

(6)中岛南塘区:包括南北两塘之间的中岛上藻泳楼、篇留洞,南塘水区和含沧亭。我们重点看一下藻泳楼、篇留洞,和含沧亭。

1、藻泳楼

波漾风行镜里披,青蒲白芷画中猗。

朱栏小凭知鱼乐,正是濠梁春水时。乾隆帝《藻泳楼》诗

清初,在莲池三十亩水面的中区垫造了南北大小两岛。其北岛甚小,即是笠亭所在之处;而由宛虹桥与北岛连接的南岛面积却约有两亩之大,俯视池溏,两岛中分水面。这一改造,使水由西渠过洒然桥注入池后,原来自西向东的自然流向分为南北两大股。北流直接向东,穿过曲径桥到水东楼前东渠出水口处南流,自涌然桥向南,过课荣书舫,由西面环绕流过南岛,经南岛南侧的水塘,过东南渠穿含沧亭与北流会合后,共出东渠。东、西出入水口处皆有小水闸,用以控制、调节池中水量。这样,池水形成了蜿蜒潆洄的态势,又保持了终年澄彻空明的效果。藻泳楼座落于南岛之西南,“前矗峻岩,后临芳渚,池水三面环之,嘉木扶疏以映阶,灵石隈佹以延牖”。楼为马鞍形双重檐脊,底层红柱明廊,栏槛回绕,楼堂上下,棱窗锦幔,壁间字画琳琅,几上香熏冉冉。当时这里是分曹射覆、诗赋酬唱之处。由画廊复道可直接来到藻泳楼楼上,在此循栏四望,园中诸景依次浮现眼前。从当年著名学者章学诚登楼赏景,谓为“步移影转,处处叹绝”的赞美,道出了此楼的修造,在于综览全园的妙旨。由此进而可以想见,楼名“藻泳”的佳妙之处。藻泳楼下层当年名为“澄镜堂”,堂上悬有“理笏”二字匾额,此是出自“海岳拜石”的典故。史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别号海岳外史)曾出守无为军州,到任伊始,见衙署内有一巨大的太湖石,形状奇丑,大喜道:“此足以当吾拜!”遂肃然整衣正冠,持笏下拜,并呼石为兄,后世因而留传下来这一典故。澄镜堂外亦有巨石,可知这里亦是赞石之意,

2、篇留洞

曡起假山嶔且岑,嶔岑下委洞幽深。

三番于此留篇矣,祗是渇贤一片心。乾隆帝《篇留洞》诗

藻泳楼东有危岩耸立、怪石嶙峋的假山,当年它是园中最大的一座假山,山间修有栈道,供游人盘回上下。山上松柏苍郁,花草繁盛,拈花、提篮的仙女石雕,掩映其中。假山内有乾隆皇帝“到此曾是四篇留”,先后四次题诗于此的篇留洞。从山下西、南两处入口,可秉烛、笼灯入洞,皆可由山顶洞口而出,出洞后即可见“乐清亭”,翼然独峙于山颠。该亭内设有雕镂精美的汉白玉石桌、鼓凳,游人来此憩坐其中,但见南塘之水由婉蜒环抱该山南、东、北三面的涧溪中流过,注入北塘的碧莲湖中。琼楼玉阁、奇卉异葩、仙禽灵兽,尽托于山山水水之间,交织成画。山中洞内的顶、壁皆由钟乳石精叠巧筑而成,在灯烛的照耀下,呈现出云浆流动、幻影迭生的万千气象。这座蓬莱仙洞题名“篇留”,出自苏东坡“清篇留峡洞”的诗句,身临其境,确乎使人感到分外清新。

3、含沧亭

曲峡盈科就下行,泠泠落落若琴鸣。

哉负笈来游者,宜味沧浪之水清。乾隆帝《含沧亭》诗

池水经寒绿轩北绕过南岛,又洄流北塘。在通北塘的入水口处有青石小桥亭一座。亭因桥而成敞廊式,顶部为马鞍脊,两旁柱间有曲槛可供凭坐。这里因水道骤狭,水势激越,沧浪有钟磬之声,因名此亭为“含沧”;又因含沧亭的建筑格式颇似水榭,当时人们又把它称做“沧浪水榭”。憩坐于此,“迥顾槛外,若乘扁舟泛银河中,不复辨尘世高下”。含沧亭东北是由半壁廊映带两翼的水东楼。水东楼西北不上百步即是濯锦亭。

南塘水面较窄,其南岸为园中地势最高的红枣坡,因此塘南是垒石而成的崖岸,陡峭嶙峋。崖岸中部,在参差的石缝中有向池增注水的东水门,淙淙清流从崖石上纵横淋漓,像流云落霞一样,跌落水中。

(7)南园绎堂区:包括寒绿轩、观景楼、绎堂等。我们重点看一下寒绿轩和绎堂。

1、绎堂

蓬矢桑弧识举男,一身六艺备应谙。

今人何不如古也,臂病当兹倍觉惭。乾隆帝《绎堂》诗

绎堂在湖南岸正南假山之后。《礼记·射》解释“绎”为:“射之为言绎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就是说“绎”即“射”,通过引弓射箭的技艺竞赛,来表现射者的意志和才能。莲池行宫的绎堂,是专为皇帝在此观看他的扈从同应召而来的将弁、武举射箭比赛而建。比赛优胜者,当场加以擢拔和褒奖。从乾隆皇帝“射义分明绎义陈,昔年亦此试躬亲”及“向年曾也连命中,默对树侯愧不遑”的绎堂诗句来看,可知有时兴致所来,皇帝与亲贵亦在此射箭为戏。绎堂的东北是双层木雕彩绘的观景楼。

2、寒绿轩

緑径披云虽觉曲,虚轩悬月却成宽。

后凋应识同松者,祗为稜稜耐得寒。乾隆帝《寒緑轩》诗

观景楼东北,隔篁竹纹石,三面近水,有一处颇富山林村墅清趣的精舍轩亭。这里修竹成林,翠绿欲滴,庭院疏篱幽藏其间。宋代诗人欧阳修曾有“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的咏竹佳句,轩名“寒绿”意取于此。从十二景图的寒绿轩图来看,竹林深处围有竹篱的一栋瓦屋是寒绿轩,其南别有月门相通的院落,名为“竹烟槐雨之居”,此名摘自宋代词人吴文英的梦窗词句。紧邻寒绿轩北,还有一座建筑于石基之上的凉堂,名为“声榭”,图中的石桥现今保存完好,当时名为“绿野梯桥”。寒绿轩是园中又一处避暑消夏、脱尘静心之地。从这里穿篁中小径,过绿野梯桥,即可到藻泳楼和篇留洞。

南园绎堂区南塘东南本是雍正十一年()建莲池书院时单辟的南园。乾隆十年()莲池辟为行宫时,将书院的南园改建为绎堂。

展示乾隆朝莲池十二景图,可知昔人对莲池的赞颂并非虚美之词。展示十二景图和以上描述,莲池行宫的漪丽风貌,历历在心目中,“宴罢不知游上谷,几疑城市有蓬莱”的赞颂,洵非虚誉。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选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等过程。

位列全国十大园林的古莲花池位于古城保定市中心。是一座以环水筑榭为显著特点,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的古典园林。郝经《临漪亭记略》记载金末元初,保定莲花池以临漪亭为中心的园林景观如下:“茂树葱郁,异卉芬茜,庚伏冠衣,清风戛然,迥不知暑。澄澜荡漾,帘户疏越,鱼泳而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可谓胜地矣”(《郝文忠公全集·卷二十六》)。

明清时期,莲花池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称“涟漪夏艳”。古莲花池中,亭、台、楼、阁参差错落在假山奇石、林木荷塘间,构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素有“城市蓬莱”之誉和“小西湖”之称。乾隆朝晚期莲池书院院长章学诚在《月夜游莲池记》一文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清代中期初夏的莲花池美景:“因忆今岁五月,吉甫过我,邀与偕游莲池。是时,荷叶初鑽水面,如小儿拳,池中荇藻交横,落日放舟,自紫藤水埠浮乎奎画阁下,渡宛虹桥,洎钓鱼台(即课荣书舫),南过蕊幢精舍,宛转穿曲港出,达乎南池,崭然幽峭,别为邱壑。垂柳阴翳中草香花气夹岸醺人。微风徐扇,衫葛引涼,夜静月明,冷露醒醉。意惬忘返,从者促归,乃由水东楼下维舟而去”(《章氏遗书·卷第二十二》文集七)。

长久以来,中国文化形成崇尚“自然”与“天然”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影响着中国文化史发展的全过程,贯彻诗画到园林等艺术创作乃至人生的最高境界等方方面面。《周易》“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良”。表达了古人对山水的早期认识,而《诗经》中对山容水色的大力描绘已体现出山水审美意识:“扬之水,白石粼粼”。(《唐风·扬之水》)、“山有扶苏,曝有荷华。……山有桥松,曝有游龙”(《郑风·山有扶苏》)。此后,孔子最早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山水审美命题,形成自然比德的山水审美大思路,以至后世对山水的关照一直围绕着人的品格与宇宙本体的内容。自然山水、山水诗画、园林的审美都离不开这些内容。这样的审美思路下形成相应的传统造园理论“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保定莲池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经营,对山水自然的审美关照渗透于经营的始终,在此基础之上演绎出乾隆时期皇家园林的独特审美特征。本文试着通过乾隆皇帝、直隶总督方观承等人在莲池留下的诗歌,来总结一下乾隆朝直督方观承时期古莲花池的动植物景观。

乾隆时期古莲池书院的园林景观

一、乾隆时期莲池的山与石

曡起假山嶔且岑,嶔岑下委洞幽深。

——乾隆帝《三题莲池书院十二景》篇留洞

“水得山而媚”,“水以石为面”(郭熙《林泉高致》),造园必须有山,无山难以成园。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界的山石形态为摹本构筑的假山是中国园林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掇山置石在古代造园中有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演进,成为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和独特技艺。山体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山体凸出于地表,构成园林的地形骨架,也决定了园林空间的形态。假山常常成为园林景观的主体,创造出深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雄奇、峭拔、朴野、明秀等各种山景。

“石乃山之骨”,石具有与山相似又区别的象征意义,爱石、品石、写石的例子在中国文化史中屡见不鲜。石被赋予中正不移、坚贞孤介的人格精神,《象》曰:“不中日,贞吉,以中正也”;石又是古远的象征,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总结道“石令人古”。在从远古时代先民的原始崇拜,至后世比德思维的关照下,石从来都不是僵硬、枯死、无生命的,而是由混沌自然的元气结成,代表着原始的不加雕琢的本真,故而充满灵性,有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

莲池堆叠的大小假山共有5处,此外还有众多姿态各异的单体峰石散置于园内各处,可谓假山嶙峋,湖石嵯峨。造园者以因地制宜的布局和灵活多变的堆造手法进行掇山和置石,体现出所谓“园无石不秀”的造园思想,表现出或透逸、或挺拔、或幽深、或险峻的艺术效果。

掇山与置石首先要选择好的石材,园中选用的山石大部分为南太湖石、北太湖石、千层石三种,因此堆叠的山体兼具南北方的特点,整体造型既体现出北方山势古朴自然,浑厚雄伟的风格,又具南方山体玲珑剔透,百窍通达的秀美。这些山石与各景区的苍松翠柏花木相组合,构成了景区中树古石佳、花影摇曳的优美环境。《园冶·掇山》中所谓“或有嘉树,稍点玲珑石块”,所创造的小巧雅致的树石小景,大概就是指这类景观。

古莲花池园内假山布局完整,并能成为独立山景,且规模较大。清代造园家李渔所著《闲情偶寄》中称:“山之小者易工,大者难好”。受到地势和环境诸多条件的限制,在莲池中堆造出较大规模的假山实属不易。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掇山》提出要做到“掇山莫知山假”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古莲花池内所堆造的假山正是沿用此法,因地制宜地掇置出布局合理、体量适当、技法高超而又规模较大的假山。

莲池共堆有大小假山5座,分别为春午坡、篇留洞、红枣坡、藻泳楼前假山、方泉山,其中除红枣坡为土石山外,其余4座假山均为石山。它们分散于园内,布局合理、体量适当、技法高超。“宜台宜榭,邀云招月;成径成蹊,寻花问柳。临池驳以石块,粗夯用之有方;结岭挑以土堆,高低观之多致;……山林意味深求,花木情缘易逗”。真正做到了“有真为假,做假成真”。

1、春午坡

进入莲池大门,迎面便是一丘假山透逸而立,宛若屏风般挡住人们的视线。春午坡以南太湖石堆叠,整个山体的堆造以玲珑取胜。由于视距较短,看山顶必须仰视,顿觉山势拔高。这种安排是设计者有意采用“障景”布局,使进门者只能由山顶的缝隙处隐约窥见园内亭台的一角和松柏枝梢,使园内景观隔而不断,露而不显,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神秘感和期待感,令人更加神往。

2、篇留洞

过春午坡往南,穿过含沧亭,便可到达篇留洞。篇留洞位于中心岛东侧,由北太湖石砌筑,山势虽不甚高峻险奇,但占有突出的位置,东邻枚廊,西为藻泳楼,南到绿野梯桥,隔湖遥望寒绿轩与绎堂,北接含沧亭。西、北两面峭壁耸立,南面岩石错落有致,使整体山势显现出自然发展的脉络和态势,石块大小相间,横直斜互相错综,而以横势为主,参差不齐,有凹有凸,山之形体富于变化。东面构成深涧绝谷,峭壁危峰,其色苍古,山石耸立,气势磅礴,山脚清流环绕,山顶秀木繁荫,涧谷幽邃,蟠根垂蔓,形成清雅幽深的意境。大片水面上突出岛屿,而岛上的篇留洞在创造湖山形式方面形成了水中有山的地貌。山岛打破了大片水面的单调,与春午坡、红枣坡遥相呼应,使山体与湖面的结合密切起来,打破了湖山之间地形的生硬。

篇留洞以洞为名,重在一个“洞”字。平面布局上山洞形成一个“入”字,一入两出,不给人单调之感,且三个洞口正好与莲池的“一池三水”相对,虽非直对却相当写意。篇留洞的三个洞门各有特点。北面为篇留洞的主立面,此处洞口石壁上刻有“篇留洞”三字,为主景,这个洞门向里凹进,似乎在邀请游人进入。西向洞口稍微向外突出,此洞口正对由藻泳楼而来的园路,好像张开双臂在迎接游人的到来。南向洞口为一平门,面水而设,要经一段曲折的路径才能到达,颇有探幽之趣。

山顶地势平缓,一座四角攒尖的小亭翼然独峙于山巅,名为观斓,成为这一景区的制高点和点景之作,并增加了山的高度,增添了山峰的气势。篇留洞北侧设蹬道供游人登临山顶,蹬道台阶虽只十几级,两侧石壁也无危耸之势,却给人以山涧幽邃之感。山脚处石壁峙立,其上横担一石,形成门的形状,观斓亭的一角隐现其中,给人以桃源入口之感。立于山上将园中景色尽收眼底,于观斓亭内凭栏观赏园景,别有情趣。山上多处竖起石峰,且古木葱郁,增加了山的层次感。除了山顶用石峰以外,于山脚、道旁等处,也散置石峰,或为玲珑的湖石,或为俊秀的石笋,形成山之余势,衬托出山的稳重、雄浑。篇留洞山上建凉亭,山脚临清池,显得雄奇嶙峨,气势磅礴,峰峦峭壁,虚空为洞,石壁临池,谷架石梁,显得雄奇峭拔,灵活多变。

3、红枣坡

李渔在其《闲情偶记》中说:“用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累高广之山,全用碎石,则如百钠僧衣,求一无缝处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观也。以土间之,则可泯然无迹,且便于种树。树根盘固,与石比坚,且树大叶繁,混然一色,不辨其为谁石谁土。立于真山左右,有能辨为积累而成者乎?此法不论石多石少,亦不必定求土石相半,土多则是土山带石,石多则是石山带土。土石二物,原不相离,石山离土,则草木不生,是童山矣。……土之不可胜石者,以石可壁立,而土则易崩,必仗石为藩篱故也”。红枣坡就是一座这样的土石山,以土为主,坡度不高,山上植酸枣树,其树冠遮天蔽日地笼罩了整个山脚。自然隆起的山丘,土石相间的坡陇,配以宽阔的池面、荫蔽的花树、轻灵的亭子,充分展示了田园般秀美的风光。山间随意点置的石块更增添了山的稳定感和真实感,山脚堆砌的群石则起着固山范水的“藩篱”作用。

4、藻泳楼前假山

藻泳楼前有一座假山与其相对,山体随着周围环境成东西向分布,虽然不高,但玲珑剔透,纹理丰富,耐人品味,与高大的藻泳楼形成对比,深具南方园林之秀。其周围栽植着几株银杏,茂盛的榆叶梅簇拥于侧,成为庭院内的突出点景。这座假山位于路侧,主要用于近处观赏,挑选玲珑俊秀的南太湖石堆砌,以使其更好地陪衬主景。加之有花木点缀,更增加了景区的自然情趣。山间一尊麻姑献寿汉白玉石雕像亭亭而立,为整座山体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5、方泉山

洒然亭东南方有一座湖石假山,为纪念直隶总督方观承特命名为“方泉山”,此山既对北侧单调的墙体进行了遮挡,又增添了亭与池之间的层次。随着山势的走向,山体内虚空为隧道,形成通往景区内各处的路径。往东可到曲径桥,往西抵达洒然亭前,往南有汀石置于水中,登临其上赏莲戏水,悠哉游哉。由于山体内的路径幽暗,令人扑朔迷离,亦真亦幻。假山的设计者还在山体周围妙借湖石的孔窍和缝隙以作通风纳光之用。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洞穴内忽明忽暗,闪烁迷离;夜间明月透过洞口,闪光漏月,变幻生奇。加之周围楼堂馆阁的组合相映成趣,以及一年四季常青的松柏与入时的花卉变化,使人终年都能欣赏到富有诗情画意的园中胜景。

在小型庭园空间中,峰石特置观赏也很普遍,常选用轮廓奇巧、玲珑的石块,或单块或数块组合,呈高耸状,立于堂前、水池、廊侧、天井、洞门、漏窗或路径的转折、尽端处,以作引导,或作对景、框景,有些则可作为视觉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点石于庭院,或附势而置,或在小径尽头,或在空旷之处,或在交叉路口,或在竹树之下,或在狭湖岸边,切忌线条整齐划一,或简单地平衡对称,要求高低错落,自由多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莲池收集、保存了大量的特置峰石,分散布置于园中各处。或玲珑剔透,或秀丽静美,或淡雅端庄,每块都姿态优美、独具特色。

将形状奇特、硕大的石峰放在园中视线的焦点和转折处,作为独立欣赏物,好似西方的雕塑。例如于曲径桥头放置神清骨秀、形态俊雅的“太保峰”,这样的安排既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层次变化,同时又增添了道路的情趣。

零星山石点缀、修饰庭院、廊间、路侧、阶边、建筑角隅,做水岸、护坡、汀石、钓矶、植坛、花台,以及石矶、石凳、石榻等各种石制器具,增添园林中质朴自然的气息。嘉树之下,点以玲珑湖石或顽石,达到花树数品,松桧苍翠,放怀适情,游心玩思的境界。功能性用石弱化了人工元素与自然环境的边界,莲池道路两侧、水池驳岸以及一些建筑墙体、踏垛都用山石建造,不但起到挡土墙的作用,而且弱化了人工痕迹,使之与自然完美融合。在河流溪涧,或林下花径,或山脚山坡,或池畔水际,散点数石,若断若续,或横卧直立,或半含土中,看起来便觉得石如有根,天生一般。于假山下设置汀石,伸向水面,高可坐憩,低可临水,石影落在水面上,幽曲而自然,同时形成水平与竖向的对比,使山石与水体之间的衔接过渡自然。

二、乾隆时期莲池植物

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籍自然山水的滋养而蕴含着无限生机。上古自然崇拜观念之中,植物是具有神性的,随着理性思维的发展,植物本身的审美特性越来越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ys/15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