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有效保守治疗山西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其引起的腰腿痛困扰着很多人。腰突症类似于感冒,有轻、中、重之分,绝大多数的腰突症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只有少部分患者需要手术干预,且保守治疗贯穿于手术干预前后的整个过程。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保守治疗呢?

有研究表明,椎间盘在28岁以后就进入退化阶段;还有的学者认为人体在20岁的时候,椎间盘退化就开始了;在30~40岁之间开始影响大多数人的生活;40岁以后,髓核内的水分含量所引发的压力改变,已经出现了外的不平衡。

椎间盘内水分含量的日夜波动是什么情况呢?当健康的脊柱未负重情况下,比如卧床休息时,椎间盘髓核承受压力相对较低,纤维环的弹性蛋白使髓核伸展,髓核的亲水性可以将水分吸入椎间盘,因此椎间盘会在休息时轻度增大。白天站立时,承重在椎体终板上而产生的压力,将水分排出椎间盘,椎间盘的这一自然循环可以使人体的高度变化在1%左右。关于椎间盘含水量在白天与夜间的变化差异情况,唯有在35岁以前是较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变化会逐渐缩小。随着椎间盘含水量的逐渐减少,退化是必然趋势,所以在50%以上的成人中,在做核磁时发现有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突出迹象。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腰部明显不适的状况,也没有给人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有人认为,它是老年化的一种自然现象。只有出现明显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时候,才称之为椎间盘突出症,这是我们需要治疗的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程、体征及不同的分型其治疗是有所不同的。除存在明显大小便、性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征症状或严重足下垂、肌萎缩等脊神经明显受损症状外,均应首先进行严格的保守治疗(一般3个月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存在明显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味的追求过度、无效的保守治疗会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真正的椎间盘突出症(即出现典型的腰部剧痛,伴有下肢窜麻痛的病症),最终需要手术的不到3.3%,多数遗留了疼痛后遗症。需要手术的不是我们治疗的范围,绝大多数患者只需要解决疼痛即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进展不是一簇即成,因此其治疗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康复,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病情不进展,就是治疗有效。

因其加重进展因素与生活、工作方式密切相关,有时保守治疗有效,但有反复发作、不断加重的可能。因此,所有治疗的前提是改变不良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合适休息,适度功能锻炼。没有这个前提,其他的治疗都很难起效。

明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呢?

改变生活、工作方式,避免久站久坐(增加腰椎间盘负担)、弯腰搬重物、不恰当的腰椎活动等不良习惯,纠正坐姿、戒烟、减重减肥等。其实避免这些诱发因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此外,这些基础治疗是整个保守治疗有效、避免复发的基本前提。

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需要首先明白,哪些是真正的椎间盘突出症;哪些是椎间盘突出后遗症;哪些只是影像学上的椎间盘突出,而与临床诊断无关的病症。

首先,说一下椎间盘突出的各期治疗。

第一种情况:单纯的椎间盘突出。突出的髓核没有刺激硬膜囊及神经根,同时也没有给侧隐窝造成大的压力的情况下,患者只是腰部的深痛。此时只需要患者注意休息,暂时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一般在七天后,症状缓解,三周后完全康复。此类患者髓核的突出一般不会太大,多数小于5毫米。

第二种情况:椎间盘突出物较大,压迫了硬膜囊和神经根,患者出现了

腰部剧痛,伴有患侧下肢窜麻痛,同时还伴有功能障碍。此时患者需要绝对

卧床休息,及时应用脱水药物、少量糖皮质激素及活血的药物治疗。针对造成椎间盘水肿的外在因素的治疗,松解竖脊肌,改变病变椎间盘上下椎体的压力,此时不宜在突出的椎间盘的周围进行治疗,这样会加重椎间盘的压力及水肿程度。

应用上述药物七天后,可直接松解病变椎周肌群的张力,包括此时水肿的黄韧带,主要是回旋肌及多裂肌、横突间肌等。上述药物可以减量应用到第十五天,此时应用药物的目的主要就是消除侧隐窝及神经根的水肿,防止因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导致病变组织的增生。使突出的髓核发生变态免疫反应,从而形成炎性肿物而难以消退,影响病变组织的修复。针刀的作用就是解除椎体及椎间盘的外周压力,从而减轻侧隐窝的内压,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减少变态免疫的形成。对于横突间肌的治疗还有暂时缓解神经的刺激,改善椎间孔的营养供血,缓解神经根的压力。在这期间,患者还是以休息为主,但是可以下床适当行走,这样的活动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放松痉挛的肌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为此时患者病变的神经根水肿并没有完全消退,所以,活动不宜太多。三周后,可以查体并观察病变神经所支配的软组织损伤情况。在这期间最重要的查体,即检查支配肌肉的功能恢复情况。假如肌肉功能在缓解、恢复的情况下,应该以继续恢复为主;假如检查患者肌肉功能后,发现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那么是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因为此时的神经已经进人恢复的通道,没有任何恢复迹象的话,说明髓核的压迫一直存在着,即使水肿消退了,也没有解除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还要考虑时间,根据水肿消退的情况,我的主张是在功能缓慢恢复与症状减轻的情况下,需要等三个月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第三种情况:椎间盘突出三个月后的治疗选择。假如,此时患者的肌肉功能并没有完全恢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及髓核,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假如,此时患者的肌肉功能恢复了,症状并没有消失,那么我们就得考虑这些症状的形成原因。重新查体,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及神经的走行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刺激为方向,来寻找病变。有的医生用很多的检查方法来判断是椎管内压迫,还是椎管外的压迫,往往做的是椎间孔的挤压实验。如果此时患者的肌肉功能都恢复了,说明神经的传导是正常的,这种神经的刺激,即使在做挤压实验阳性的情况下,也未必是髓核对神经根的刺激,这里面应该还有在动态查体过程中的椎周的压力,导致关节及椎体的不稳定因素。比如,此时椎管内的高压强的存在,阻碍了侧隐窝内压力的消退。既然,肌肉功能正常,可以全面地查体,清除椎体周围的病变,然后再做检查。假如,通过检查,已经排除了椎管内的压迫,患者的疼痛麻木就是来自于椎管外的刺激及压迫。我们在整体考虑治疗的情况下,主要治疗病变的软组织即可。

大体的治疗顺序是这样的,首先考虑病变椎间盘脱水的病因,多为竖脊肌的损伤。这是我们处理的重点,只有解除原发病灶,解除神经根的压力和刺激,才能进一步地缓解对其支配肌肉的兴奋性传导。然后,处理局部神经的刺激,即横突间肌、回旋肌、多裂肌的治疗,有必要的话可以直接松解黄韧带。这样的治疗主要是先调整了整体的力线,后进行局部力线的调整。上述肌肉的病变解除后,下一步就依次治疗其它肌肉的损伤,比如:腰方肌、臀大肌、臀小肌等等。这是椎间盘突出症及椎间盘突出后遗症的治疗。至于怎么去鉴别它们之间的关系,上述已经说清。影像学上的椎间盘只是一种现象,不能直接作为一种疾病的诊断,因为其与临床上的任何体征和症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综上所述,我大体阐述了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及致痛机理,以及各期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家介绍:

郝国君,医院推拿二科,从事针灸推拿工作10余年,擅长——以经络为基础的传统针灸推拿,对临床常见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胃脘痛,面瘫等疾病有系统全面认识,擅长以口服中药内治,针灸推拿外治,内外结合,针药并用治疗各种疾病。









































白癜风会遗传吗
白癜风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zlyy/11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