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腰痛
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13584.html古人多论腰痛有五种类型,我略作解析,补充相关理法方药,以充实其分类。对于各型腰痛,其有效的处方有许多。且就我临床所喜用的处方提供几则,以方便患者对症用方,省去腰痛牵延之苦。一则少阴肾衰,阳虚腰痛。此类腰痛,本于肾虚,而阳气不收,其脉必大,其痛必反复难愈,需要温补肾阳才行。一般我常用制附片、制川乌、制草乌、杜仲、枸杞、五味子、补骨脂、核桃仁之类药物,临床有效。凡遇右尺脉紧,且有腰痛患者,我常用乌附麻辛姜桂汤,其方:制川乌20克,制附片20克,麻黄30克,细辛20克,干姜30克,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水煎服,日一剂,需要久煎两小时。且脉有一分紧,就多用一分附子。这是阳虚而寒盛之证,离不开附子的温通少阴功效。且其方重用诸温药,祛寒之功极好,若是辨证精确,可一剂收效。唯不可滥用温补,以防升阳太过,病反有变。二则风痹风寒,湿著腰痛。此类腰痛乃外邪所客,正虚而邪客,气血不畅而发作为疼痛。其法,莫如开太阳而扶少阴。麻附细正是其大法。又当分风寒,风湿,寒湿而各论之。1、风寒当解表祛风,如元胡,肉桂,杜仲,羌活,赤芍各30克,共研极细末,每服六克,黄酒调下。此方从元胡止痛散(由当归、元胡、肉桂三药组成)化出,去当归之活血,加羌活之温开,更配合杜仲入肾补肾坚强筋骨,赤芍活血化瘀,助肉桂成桂枝汤以化气调阴阳,解表和营卫,为治本之道。此方亦治闪挫气滞,血瘀亦良。又有橘核配合木香,黄酒调下,亦是理气之治腰痛法。古方有又一养肾散,治肾经虚弱,风寒伤肾,膀胱虚寒,以至腰脚疼痛,不能步履,效验非常。其方:苍术30克,天麻6克,制草乌6克,制附片6克,上药共为极细末,三克每次,黄酒调下,麻痹少时,随愈。此方审用得宜,殊有神效,但孕妇忌之。此天麻祛风,苍术利湿而二乌通阳也。又余读《奇效良方》亦有养肾散,主治腰脚筋骨疼痛,不能步履,共效如神。其方加天麻为9克,更加全蝎15克。且研细末后,每服3克,用黑豆酒调下。药气所至,麻痹少时,须臾疾随药气顿愈,知是骨髓中痛,用核桃酒调。此方去积聚症瘕,伤寒中风皆治。2、风湿腰痛,则当祛风利湿。羌活或者独活在所必用。我喜欢用此方:白术60克,薏苡仁45克,加羌活15克,或者亦加独活15克,用黄酒和清水各半煎服,效果极佳。另外,古方有神应丸,治疗肾经不足,风冷乘之,腰痛如折,痛引背膂俯仰,或劳役伤于肾,或寝湿地,或坠堕伤损,风寒客搏,皆令腰痛。其方:威灵仙,肉桂,当归各6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用黄酒煮上药末为糊,作成小丸,如花生米大小,每服二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或者用小茴香10克煎汤送下,妇人用肉桂10克煎汤送下。3、寒湿腰痛,即仲景之肾着汤证。其方名为肾着汤,治身重腰痛,如水洗状,不渴而小便自利,腰以下冷痛,如挂重物。用茯苓、干姜、白术、炙甘草成方,大剂温运中焦以运轴行轮。此极妙之法,不治腰而治腰,要在辨证论治之精确。临床上我亦用此方:制附片30克,白术30克,杜仲15克,共研极细末,每用12克,生姜五片煎水送服,这亦是治疗寒湿腰痛之妙法。其症见肿重冷痛,小便自利,或手足逆冷。对于腰痛因于湿著者,当祛湿,我常喜用萆解。共法来源于古人的金刚丸,此方治肾虚骨痿,不能起床,服之可以益精祛湿。其方:萆解30克,杜仲30克(姜炒去丝),肉苁蓉30克,菟丝子30克(黄酒煮熟)。上药各自按法备好,晒干并研为极细末,再用黄酒煮熟一只猪肾,与上药共捣为丸子,如花生米大,每服6克,温水冲服。三则肾虚劳役,伤肾而惫。此类腰痛,必是隐痛不止,多持续数年,反复未愈。其法扶肾在先,不止痛而痛可自去。我临床喜欢核桃仁、杜仲、补骨脂、肉苁蓉、熟地、黑豆、菟丝子、黑芝麻之类中药,可单独或者成对应用,久则肾虚得补而腰痛自失。另外青娥丸补肾极妙,我临床极喜用之。此类腰痛,每见古人重用补骨脂、核桃仁、杜仲之类,皆是青娥丸之变方。举一有效古方如下:加味青娥丸,治肾虚腰痛或风寒血气搏痛。其方:杜仲30克(生姜炒),补骨脂30克(芝麻炒变色,去芝麻),核桃仁15克,没药15克,乳香15克。上药共为极细末,用肉苁蓉30克,酒浸成膏,和上药末一起捣成小丸,如花生米大,每天空腹时用黄酒或盐汤服二十丸,日两次。再有煨肾丸,治疗肝肾虚损之腰痛不起甚效。其方我稍作变化,加核桃仁、鹿角霜、鸡内金、金钱草,以之治疗肾结石极效。亦用于扶助腰肾,为诸大病治本之法。亦治不育之因于脾肾双虚者。其方:怀牛膝、萆解、杜仲、白蒺藜、防风、菟丝子、肉苁蓉、葫芦巴、补骨脂各30克,肉桂15克,水煎服,日一剂。四则坠堕险地,伤腰而痛。我曾读古代医案,见其用肉桂、当归、元胡三味药为散,治疗筋骨疼痛,极是有效。因此细思其配方,觉妙义无穷,于是名之为元胡止痛散,临床反复试验之,效果极是令人满意。之后再读明清诸家方书,发现古人亦颇重视此方,且见多家方书有此方之记载,并颇有变化。其方治闪挫腰痛,并治风寒体痛,四肢拘挛,亦治妇人下腹疼痛,产后服之更妙。当归15克、元胡15克、肉桂15克,黄酒煎服,或者研末黄酒冲服亦可。此方亦可加杜仲,或桃仁,或牛膝,或续断,或小茴香,或去当归,总之其加减方极多。又有变方,行气血,止腰痛,赤芍15、杜仲45克、木香15克、肉桂15克,共为极细末,每服6克,空腹温酒调下。治疗瘀血腰痛的效方不少,比如用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赤芍各10克,水煎,空腹热服以化瘀血,治闪挫腰痛者,亦效。再如:生大黄15克(炒),生姜15克,水煎滚,浸一宿,五更时去渣温服,治疗坠堕闪挫腰痛,不能屈伸者。其方用法极妙,大黄煮开久泡之,以加强其化瘀之功而减其通阳明之效,加生姜配合大黄以其温而行大黄之活血化瘀之力。另有腰背气动而痛者,用枳壳15克,炙甘草3克,葱白一根,水煎服,服后即稍卧一会。此即通阳理气之妙法也。再有阉闾丸,治坠堕闪挫,血气凝滞之腰痛。阉闾子、当归、威灵仙、补骨脂、杜仲炒、肉桂各15克,乳香、没药各8克。上药共为极细末,黄酒煮上药末为糊,作成小丸如花生米大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用淡盐汤送下。另外,治挫闪腰痛,不能转侧亦可用妙用普饵。用久年普饵茶一大块,在柴火上烧至通红,马上放入老酒之中,趁热饮酒,仰卧片时,不效再服。因凡发酵之物则入肾,酒以通血脉,故可取效。五则,寝卧湿地,湿著腰痛。对于此类腰痛必运轴行轮,健运中焦以为治腰痛之本。其方非用肾着汤加减不可。灸法亦良,我常灸肾俞、命门、脾虚诸穴治此类腰痛颇效。但凡湿气腰痛,多伴有腰部沉重,似痛非痛,似不痛而行步难移,温灸以化湿气,配合中药调理,极是有效。化湿之法,要在健脾,而重用白术极为关键。有人苦腰痛,数年不愈,用白术一味,大剂服之,不三月而痊。此用大剂白术健运中土,则土可燥湿而复肾气之灵转,自然腰痛得去。我常喜重用白术至60克,配合他药以加强燥湿之功,临床极是好用。六、腰痛止痛方临床时有未见明显病因,但患腰痛者,则当直止其痛。腰痛立安散可立止腰痛:杜仲30克(姜炒断丝),橘核30克(炒),食盐少许,共研极细末,六克每次,日两次,空腹时温酒冲服。或用此方,杜仲克(姜炒去丝),木香克,肉桂30克,上药共为极细末,每服六克,空腹温酒送下,治腰痛如神。此二方但止腰痛,因为腰为肾之外候,一身之所恃,其或外感或内伤虽有所不同,大约肾虚而后痛。若有病人反复腰痛,则止痛之余,当缓缓以丸药固本。再者,凡治腰痛,都可用黄酒煎服,因为酒性通利,有行血止痛之功。我认为所有肾虚或者不虚之腰痛,或者寒湿,或者瘀血之腰痛,皆可用酒煎服。比如,治疗闪挫腰痛即用杜仲15克、补骨脂15克、核桃仁15克,黄酒煎服,必效。且古方颇重视酒煎活血定痛之功,可为临床试用。不能饮酒者可酒水各半煎服,亦有效。另外,近贤张大昌先生有一方名曰枝仁汤,用核桃仁、薏苡仁、葡萄藤三味各30克,水煎服,治疗各种腰腿疼痛。我临床试用效果极好。七、艾灸固本治腰痛有些腰痛反复发作,且病人腰酸肾弱、畏寒肢冷、受寒则腰痛加重。这是肾虚或者虚寒性腰痛,要用温补的方法,艾灸最良。治疗此类腰痛,我最喜欢用的一个穴位就是肾俞穴,而且是用重灸法。可以艾条灸15分钟,每天一至两次。或者用小艾柱灸30至50壮。病人会感觉到艾灸的热气自肾俞穴进入体内,十分舒服。且伴随着这种舒服,疼痛也悄悄地消失了。艾灸有温阳补虚之功,对于肾弱以及虚寒性疾病都有效果,而不仅仅限于腰痛。且现在世人多不知保暖而过多耗散其阳,偏于阳虚之人多见。因此,灸法在当前也就有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值得引起重视。对于平时腰部隐隐作痛,伴有肢冷畏寒、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之人,都可以经常灸肾俞、命门、关元、神阙诸穴,有不错的温阳固本之效。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阳虚证。建议大家可以对照《选择中医》一书中关于“何为阳虚”一节,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所阳虚。不管是虚寒性腰痛还是出现其他症状,只有是阳虚,都可以艾灸。可以说艾灸对于扶阳补虚极有殊功,对于普通人改善阳虚体质,对于慢性病患促进康复,对于我们的养生保健都有极大的意义。我曾整理明清诸家有关治疗腰痛的各种秘方验方,用诸临床,颇有收获。以上罗列多个经验方,颇是显得重复,冀有利于读者如遇到各种不同的腰痛时,有更为清晰的施治方药。且此篇所选诸方,不过是提供一个活法,读者当临证思辨,自出杼机,其理明而法自然通。当然,也不必一定要执着这些方子,临证变化,在于己心。而且,治疗腰痛也不仅限于以上所讲。腰痛分型和中成药寒湿腰痛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药:小活络丹或外用伤湿止痛膏。湿热腰痛症状: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夏季或腰部着热后痛剧,遇冷痛碱,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方药:二妙丸或四妙丸。瘀血腰痛症状: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云南白药胶囊或活血止痛膏外用也可配合推拿与理疗,也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肾虚腰痛(分肾阳虚、肾阴虚)症状: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光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方药:偏阳虚者以右归丸为主方温养命门之火或金匮肾气丸、苁蓉益肾颗粒等。偏阴虚者以左归丸为主方以滋补肾阴或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腰痛按摩什么穴位腰痛穴腰痛穴是一个经外奇穴,在手背指,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个穴位。只要用拇指和食指同时点揉5到10分钟,腰痛即可缓解。侠溪穴侠溪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穴位,我们用拇指和食指点揉10分钟即可,急性腰痛的症状就会得到明显改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穴虽然可以缓解急性腰痛症状,但是症状缓解以后,还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针灸如何治疗腰痛治疗腰痛,你都会用哪些穴位呢?老中医万方琴先生发现了一个专门治疗腰痛的穴位,她给起名为“阳光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针刺“阳光穴”治疗痛证我认为对伟大的针灸事业,单单传承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所发明,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前进,让针灸事业锦上添花。“阳光穴”是这样被我发现的:在手背靠近腕部有两个治疗腰痛的穴,我想如果能够用一针一穴治病,肯定优于两针两穴,于是试着在两穴之间取穴,没想到效果非常好,而且治病非常方便,伸手就能治病。此穴能给病人带来喜悦的心情,所以我给它起名叫“阳光穴”。“阳光穴”位于第3、4掌骨衔接的凹陷处,治疗时以35°向腕关节方向进针,刺入5分左右。多年来,我用阳光穴医治了大量的腰痛病人,有效率达到了%,治愈率为98%。在此仅列举部分案例。一般性腰痛案1:美国一中年男教师,43岁。诊断为一般性腰痛。患者自述:两年以来腰部经常疼痛,不舒服,向前、后、左、右弯腰时都会疼痛。向前弯腰时腰部会有牵拉感,很痛。总之两年以来腰部活动功能受限,久治不愈。患者还患有左肩背部疼痛1年余,左上肢活动的时候疼痛较明显,在美国曾多次求医未愈。针刺治疗:取双侧阳光穴,进针以后得气,再提插捻转,以补为主,留针20分钟左右。疗效:进针以后,腰部疼痛消失,功能完全恢复,腰向左、右、前、后活动,都不觉疼痛,活动自如。在治疗腰痛的同时,兼顾了一下左肩背部的疼痛,略施手法,皆愈。案2:北京第十一中学外聘美国教师的夫人,60岁,住学校公寓。患者自述:右侧腰以下部位平时总感觉不舒服,疼痛,而且痛引两侧,向后弯腰也感觉不舒服,非常疼痛,活动受限。向前弯腰的时候感觉患部有牵拉感,发紧,手够不到地。此种情况已经持续10年之久,在美国做过多次治疗,仍久治不愈。针刺治疗:取右手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10分钟左右,以补为主。疗效:患者当时不舒服和痛的感觉基本消失,活动自如。现功能已经恢复,没有任何不适。案3:崔某,女,65岁,干部。患者自述:腰部曾经受过风寒。腰痛将近20年,经常痛,时好时坏,阴天下雨时疼痛加重,干活累了疼痛加重。向前后左右弯腰时都感到疼痛,向前弯腰时双手够不着地,久治不愈。我用针灸治疗,只治疗一次取一穴就好了。当时疼痛消失,活动自如,双手能摸着地,在场的人无不称奇,都说:“针灸真好。”针刺治疗:取双侧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20分钟左右,手法以补为主。疗效:当场基本治愈。案4:苗某,男,36岁。火车调度员。患者自述:腰部疼痛,四五年来时轻时重,经服药、针灸、拔罐等治疗,疗效均不佳。这几天疼得非常厉害,向前弯腰双手离地很远。经人介绍找到了万大夫,来时需要有人搀扶。万大夫了解病情以后,用小小的两根银针扎进了我的手背,腰就能动了,疼痛大为减轻。万大夫又在针上施以手法,腰能够活动自如了!在场的人无不称奇。我的腰好了,再没疼过。针刺治疗:取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20分钟左右,手法补。疗效:当场基本治愈。案5:刘某,男,43岁,汽车司机。患者自述:腰痛20多年了,开车坐久了,腰就不舒服、疼痛。每天下班就叫家人给揉一揉。医院治疗,但按摩、针灸、吃药等均无效。一直疼到现在,最近疼痛加重。经朋友介绍到万大夫家中求医。万大夫只在我两手背上各扎一针,片刻后腰就轻松好多,后又施行手法治疗,我的腰就能活动自如,向前弯腰时手能摸到地,腰部疼痛基本消失。我20多年来从没有感到腰这样舒服、轻松。仅此一次针灸治疗就结束了我腰疼的历史。针刺治疗:取双侧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20分钟左右,手法补。疗效:只一次当场治愈,后再没疼过。案6:葛先生,77岁,机关退休干部。患者自述:突然感到腰部不适,背部有酸胀感,感觉腰酸痛难忍,都直不起来了,弯腰也很困难。我立即求助于万大夫,只见她拿出两根细细小小的银针,在我两手的手背上针灸,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万大夫并没有在我的病痛部位进行针灸。不多时针灸就结束了,虽还有些酸痛感,但完全可以弯腰和直立了。第二天我已完全恢复如常,行走、弯腰都很自如。感谢万大夫用针不多就解除了我的病痛。针刺治疗:取阳光穴。疗效:一次治愈。以手代针治腰痛曾有一患者半年以来腰部经常疼痛不适,劳累以后加重,前、后、左、右活动时都感觉疼痛,功能受限。我用钥匙在他双手的阳光穴点揉了一会儿,他再活动时对我说:"好多了。”我又点揉了一会儿,他已腰部活动自如,向前弯腰能摸着地了。他高兴地说:“不疼了,怎么活动都不疼。”腰肌劳损案:吴某,女,63岁,退休人员,腰肌劳损30多年。患者自述:30多年以来,腰总是疼痛,平时总感觉不舒服,活动受限,劳累过后疼痛加剧。医院,医院诊断为腰肌劳损,但是一直未治愈。针刺治疗:取双侧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30多分钟,手法补。疗效:起针后,腰部感觉轻松、舒服,活动自如。远期疗效很好。脊柱右侧局部疼痛案:马女士,60岁。患者自述:后背脊柱右侧局部疼痛,已有20多年,平时总感觉疼痛不适,每当做弯腰等活动的时候疼痛更加明显,给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久治不愈。针刺治疗:取同侧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10多分钟,手法补。疗效:当时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活动自如。腰痛急性发作案1:王某,女,65岁,某医院护士长。腰部因受风寒致气血堵塞而痛。患者自述:9月的一天晚上,我腰部突然疼痛,越来越严重,很快就不能动了,非常痛苦。领导把万大夫请来,她了解我的病情以后,只在我两手背上用小小的两根针,轻轻地、毫无感觉地刺进我的手背。待了片刻,我活动一下腰部,疼痛已减轻,她又捻捻针,叫我站起来,我就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了。我试着往前走了五六步,腰一点也不疼,我前后左右活动腰部,都很自如,就这样当场治愈了。针刺治疗:取双侧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10分钟,手法以补为主。疗效:当场基本治愈。案2:刘某,男,42岁,干部。患者自述:年5月的一天,我的腰突然越来越疼。身体不能活动两天多,坐不下也起不来,更不能上班。请万大夫针灸医治,在两手的阳光穴上扎了两针,10分钟后,万大夫说:“你站起来吧!”我心想我怎么能站起来呢?两天都没敢动弹,结果我站就真的站起来了。腰部疼痛已经消失,前后左右活动都能较自如,当时我的心情豁然开朗。针灸可真行啊,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我的腰再没疼过。今天见到万大夫,想起当年的情况,仍然记忆犹新。针刺治疗:取阳光穴,常规针刺治疗,留针20分钟左右,手法补。疗效:当场治愈。案3:张某,男,36岁。患者自述:万大夫是我的街坊,有一次在电梯里,她看见我蹲在那里,就问我:“别人都站着,你怎么蹲着啊?"我说:"我腰疼极了,站不了。”她说:"嗨,腰疼啊!你回家等着,我拿针去,给你治疗一下。”到我家见我坐在床边不敢动,就在我两手背上扎了两针,片刻后,她让我站起来,我一下就站起来了。我惊奇地说:"啊!我怎么站起来了?太好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犯过腰痛。针刺治疗:取阳光穴双侧,常规针刺,留针10分钟,手法补。疗效:一次治愈。案4:赵先生,男,53岁,厨师。年6月的一天,我家楼上的赵先生洗完澡以后坐在床边,腰疼得不能动了。他们家人都很着急,他爱人急忙到我家请我给他医治。当我到他家时,他坐在床边一动不动,头也不敢抬,看我都不能直视。针刺治疗:取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10分钟,手法补。疗效:进针片刻后他的身体就逐渐放松了,能活动了,活动度逐渐加大,大约20分钟以后他就完全可以活动了。案5:李女士,75岁,干部。患者自述:由于受子宫脱垂的影响,我腰疼已有三四年,平时持续不断地疼,走路时更明显,弯腰也疼。时轻时重,总也不好,很是痛苦,医院治疗,但久治不愈。万大夫在给我治疗子宫脱垂时,顺便给我治疗了一下腰,她在我两手背上各扎了一针,片刻后,我活动了一下腰,感觉轻松多了。万大夫又实施了手法,我活动时腰已经不疼了,双手都能摸到地。针刺治疗:取双侧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10分钟,手法补。疗效:当时基本治愈。案6:赵某,女,56岁,工人。患者自述:我患严重的肾阳虚2余年,手脚平时总是冰凉。多年来腰部经常疼痛,时好时坏,阴天下雨时疼得更厉害,腰部功能严重受限,弯腰活动时很疼,曾经多方治疗,疗效甚微。针刺治疗:取双侧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10分钟,手法补。疗效:进针以后,患者腰部及全身感觉热乎乎的,非常舒服。经过两次针灸治疗,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腰部扭伤年9月中旬,一连4天有4个人,三男一女,因各种原因,腰部均扭伤,疼痛严重,不能直腰,不敢活动,不敢大弯腰。他们都是掐着腰,紧皱着眉头,很痛苦地来就诊。4个人均取阳光穴,当场皆治愈。又有患者李某,男,79岁,退休干部。患者自述:有一天在练习养生操时闪着腰了,90°的大弯腰不能做了,右侧腰部非常疼痛,走路很艰难,万大夫在我右手背上扎了一针,马上见效,基本不疼了,能直起腰来了,前后左右活动时疼痛消失,能自如地活动了。针刺治疗:快针,强刺激阳光穴。疗效:一次治愈。腰背部寒凉性疾病案1:吴某,男,54岁。患者自述:背部寒凉2年。两年以来后背总感觉凉飕飕的,像有风吹似的,穿衣多时也不行,还是很冷,就算在炎热的夏天也是如此,很难受,医院就医,拔罐或服用中、西药均无效。针刺治疗:取双侧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20多分钟,以补为主。疗效:针刺后,背部先感觉凉,然后逐渐温暖、发热,很舒服,一次治愈。案2:王某,男,50岁,干部。患者自述:背部寒凉2年多,总感觉凉飓飕的,特别冷,经常拔罐,但是没有好,非常难受,感觉很痛苦,很无奈。针刺治疗:取双手阳光穴,常规针刺,留针20多分钟,用补法。疗效:一次基本治愈。突发肩颈痛案:吴女士,65岁,干部。患者自述:年11月的某天早上,我起床后突然感到右脖子连着肩胛骨处的筋很疼,头不能后仰,不能左右转动,到了晚上疼得更厉害了,怎么躺脖子都疼,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第二天早上问题更严重了,头一点也不能动了,于是赶紧请万大夫给我扎针,她用两根又小又细的针分别扎在我的两手背上,只一会儿的工夫,我的脖子就可以左右转动了。第二天又扎了一次,我的脖子就完全好了。小小的银针真是太神了。针刺治疗:取阳光穴。疗效:两次治愈。周楣声针灸治疗腰痛八法腰关节是人身之枢纽,是上、下部的连接部分,活动量与活动范围最大,负荷最重,且无肋骨和髋骨的保护和支撑,所以极易损伤,而腰痛也就成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与多发病之一,中医治疗腰痛内治外治方法甚多,其中特以针灸疗法最为常用而有效。但在临床上大多是东鳞西爪,杂乱无序。笔者从师临床多年、深深体会到,周师对汤液的理法方药与针灸的理法方穴,均能有条不紊,全面周到,特将其平日治腰痛的方法与验案,归纳整理,列为八法,作为随师之心得,并提供切磋交流。一、天应取穴法腰痛特征:疼痛位置固定。取穴原则:寻取痛区中心压痛明显处。针灸方法:针刺或以火针代灸。火针可用大头针代替,烧红后垂直刺入皮肤约3mm,可按压片刻再去针,一般以一穴为准,在同一孔穴可重复1~2次。二、远近相呼法腰痛特征:腰痛、影响下肢运动。取穴原则:在患处就近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合(循经或不循经,上肢或下肢均可)。常用就近取穴:阿是穴或腰夹脊(相应的),大肠俞、肾俞等;远道取穴: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一般按腰痛的部位只选一组穴,即远近各一穴。针灸方法:以针刺为主,在近处进针得气后停针不动、再于远处循经取穴(或不循经),进针,得气后即加强手法,令气直达病所即停,随即泻第一针,再下第二针处催气至病所,如此三度而行之,使病衰痛止为度,近处泻,远处补,可双手同时运针。三、从阴引阳法腰痛特征:腰痛连及下肢内侧及下腹者。取穴原则:前病后取为从阳引阴,后病前取为从阴引阳,正腰痛前取阴交穴,侧腰痛取同侧天枢,亦可在病痛处腹部对应点取穴。针灸方法:采取灸架固定薫灸较针刺疗效好而持久,如出现灸感,且能自前向后直达腰部者,疗效最佳。四、上下交征法腰痛特征:腰痛,痛无定处或二便不能用力。取穴原则:取上、下肢应病要穴以手足同治,上肢可取腕骨或后溪,下肢常取足三里、申脉,可取同侧上、下肢穴位,亦可交叉取穴,上下任选一组。针灸方法:以针刺为主,可双手同时运针,催上、下之气相接并直达病所。五、俞募相连法腰痛特征:腰痛范围较大,延及胁肋或前后阴部。取穴原则:腹、背部同时取穴、前取募穴,后取俞穴,如前取石门(或阴交),后取三焦俞,或前取京门后取肾俞,亦可取大肠俞和天枢。针灸方法:灸或针,可前后同取,亦可轮流选之。六、独取耳尖法腰痛特征:腰痛剧烈,病程较短,由急性闪挫伤所致。取穴原则:双侧耳尖穴,以右耳尖穴为必取。针灸方法:耳轮水针或点灸,耳轮水针多在耳尖穴注射5%利多卡因0.2~0.4ml,以局部皮肤肿胀色苍白为度。七、同中求异法腰痛特征:腰痛有多种兼症者。取穴原则:随兼症不同而取不同的穴位,腰痛不能举足取申脉,腰痛不能小便取太冲,腰膝拘挛痛取阴交,腰痛连髋,脊强不可转,取腰俞。针灸方法:针或灸,其他参见三、四、五法。八、左右开弓法腰痛特征:双侧腰痛或双侧轻重不一。取穴原则:双侧同时取穴,取穴方法参照二、三、四、五法。针灸方法:针、灸,或点灸,具体可参照二、三、四、五法。病案举例1.急性腰扭伤王××,男,30岁,用力不慎致腰部疼痛半天,不能俯仰转侧,咳嗽或腹压增加时疼痛更剧,由他人扶掖来诊,体检:患者被动体位,第4、5腰椎右侧腰肌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拇趾背伸试验均为阴性。诊断为:急性腰扭伤。取穴:用独取耳尖法,取双侧耳尖穴,用利多卡因进行穴位注射,每穴0.3~0.4ml,以皮肤隆起、苍白为度。治疗后即见减轻,第二天有反复,再予前治疗,3次痊愈。2.腰椎骨质增生乔××,女,50岁,腰痛3年余,加重1个月,腰部活动不利,放射至左下肢,伴麻木,行走10米远左右即需休息片刻,体检:腰4、5左边压痛,且向左下肢放射,患侧殷门、委中、承山均有压痛,X片示:腰椎变直,第4、5腰椎骨质增生。诊断:腰椎病。取穴:天应取穴与远近相呼法合用,取腰4、5左边压痛点和承山,先针腰4、5压痛穴,如此反复三次,腰痛大减。遂取灸架固定熏灸腰4、5压痛穴,共治10次,患者腰痛缓解,随访半年未复发。3.风湿性腰肌筋膜炎张××,女,52岁,患者腰痛7年余,劳累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剧,得温则舒,疼痛部位不定,或在左,或在右,或伴右下肢疼痛酸胀,或移于左下肢。体检:两侧腰肌广泛性腰痛,血检抗“o”,血沉25mm/h,类风湿因子阴性。诊断:风湿性腰肌筋膜炎。取穴:以上下交征与俞募相连法为主加减,每日治疗2次,上午取风池、手足三里、后溪、申脉(均双侧),平补平泻,上、下同时运针,使气至病所,下午取三焦俞(双侧),阴交穴、熏灸,5次显效,9次疼痛消失,后以熏灸阴交20天巩固疗效,2年后随访,未再疼痛。4.隐性脊柱裂王××,女,35岁,腰痛多年、疾病绵绵,近因受凉而腰痛加剧,腰正中疼痛,不能俯仰,体检:第5腰椎压痛明显,X片:腰5骶1隐性脊柱裂。取穴:从阴引阳法,选用:阴交,灸架固定熏灸20分钟后。热流直向痛处透去,1小时后热流消失而停灸。康复治疗7次,患者腰痛及局部压痛皆停消失而停止治疗。体会与心得一、用针与灸治疗腰痛,以灸法的效果较为持续稳定,反复者少,针刺则相对逊色,而火针代灸,由火针所致的针孔与直接灸的灸疮基本相同,故具针与灸的双重作用,对于腰椎骨质增生等所致之慢性腰痛。在其压痛明显处进针,症状能得到较长时间的缓解与保持稳定,用灸架固定熏灸,很多人出现灸感直达病所的理象。这说明穴病相连,出现这种感觉的常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是手持艾灸法无可比拟的。二、临床实例证明,隐性脊柱裂或腰椎骨质增生之类患者,用针、灸或火针代灸治疗后,脊柱裂未闭。骨质增生未见消退,但症状则能缓解。其机理尚待探讨,有人认为脊柱裂与骨质增生之类病理结构与邻近组织之间能产生某种致癌物质,当这些部位接受火针或他种疗法作用后,改变了其互相关系,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间的平衡,故而脊柱裂未闭合,增生骨质未消退而疼病却大大减轻或消失,这种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证实。三、腰痛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体征之一,贯穿在流行性出血热的全部病理过程之中,吾师采用阴交四针(阴交、命门、左右肾俞),能使腰痛立即缓解与消失,而对其他原因所致之腰痛应用本组穴位也可有效,但不能如流行性出血热之腰痛神奇,而阴交四针也有俞募相连,从阴引阳之意在内。可见八法适应症既是各有偏重。而八法本身也随时在变通。四、腰痛由软组织损伤或腰肌劳损所致者,收效快,恢复后症状亦不易回弹,风湿性腰痛,收效较慢,且常反复。两者均以2、4、6法为常用,痛无定处以2、5、8法为常用,腰痛延及下肢者,可以2、5、6、7、8法参而用之,治疗腰痛和其他病症一样,不能为一方一法所拘,针灸的最大特点就是异病同治,立法只是便于心中有数,而免临症下手犹疑,而且各法之间也是由于各人应用的体会不同,而效果也有所差异,这也是我随师的粗浅体会。五、临床上运用异病同治的针灸方法。就可以少胜多,减少与节省许多医疗设备。但也要同病异治,使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皆为我用,更何况腰痛的原因众多,证候复杂,而针灸八法也只是众多治疗方法中之一法而已,诸如推拿、拔罐、刺络、敷贴、中药汤剂等均不可偏废,只有左右逢源,才能相得益彰。艾灸疗法艾灸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艾炷灸、艾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腰部施灸时,选穴是比较关键的一步首选穴是命门、肾俞,然后选取痛点。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区域;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命门穴两侧旁开各1.5寸处。这三处穴位均有强腰健肾之功,是治疗腰痛要穴。选好穴点后,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腧穴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或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的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或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艾灸腰部的注意事项艾灸治疗腰痛的效果比较明显,在生活中对于腰痛病人的护理情况也很重要,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让腰腿部受寒。防止腰部过度劳累,站姿或者是坐姿都要正确,以免造成腰椎受力不均,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同时应该注意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幅度不要过大,以免拉伤腰部韧带。腰痛艾灸选穴及功效艾灸腰部可选灸足三里、曲池、中脘、天枢、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俞。有时加灸肺俞、肝俞、上髎、次髎、三阴交进行治疗。(1)灸足三里、曲池、中脘,可以调整全身气血,恢复阴阳平衡。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所以灸肾俞,以补肾气。局部选取大肠俞、天枢、腰阳关、腰俞,可以缓解疼痛。(2)腰痛严重时,加灸肺俞、肝俞,可以缓解肌肉酸疼。骶骨发凉和疼痛,加灸上髎、次髎。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汇之处,因此妇科疾病导致的腰痛患者可加灸此穴。以上就是艾灸对于腰痛的功效以及选穴方法,在详细了解以后能够更加便于大家应对腰痛病症选择适应穴位进行健康理疗。腰痛的锻炼方法1、腰疼的人心里也很痛苦。腰疼这个病也很困扰的人。腰疼起来的时候什么工作都做不了。下雨阴天也会疼。腰疼病人的正确锻炼方法有。交叉型不走。走的时候脚尖向外。两个上肢,向同一方向摆动。腰部随着扭动,左右,做次就可以了。我把这个分享给人们。希望能帮助大家。2、第二个锻炼腰疼的方法有。仰卧屈膝的方法。屈膝良久,并拢到床上。左右晃动两个腿。一次摆动膝盖不外面接触床的面。这个方法挺好做。适合腰疼的人做这种方法。锻炼腰疼的方法有好几种?有的人是站立平走的锻炼。不管用哪个方法锻炼腰疼。都是很有效果的。3、还有一种仰卧的姿势也可以锻炼腰疼的仰卧起坐也可以锻炼。胸部贴到床上。头偏向一面。两膝跪起,稍微分开一点。且与上腹接触。两个手,全身腰特地方放松。每次锻炼三分钟。对于子宫后倾引起的腰骶部疼痛是很有效果的。这个方法,对腰疼的锻炼是很有疗效的。预防l.避免寒湿、湿热侵袭改善阴冷潮湿的生活、工作环境。2.注重腰部用力应适当,不可强力举重,不可负重久行,若需作腰部用力或弯曲的工作时,应定时做松弛腰部肌肉的动作,注意避免跌、仆、闪、挫。3.节制房事,劳逸适度,勿使肾精亏损,肾阴阳虚败。4.素体虚弱者,可适当服用具有补肾的食品和药物。腰痛一病,外感内伤均可发生,注意劳逸结合,保护肾精,注重劳动用力应适当,避免外伤、感受外邪等,有助于预防腰痛的发生。免责声明:网络资料综合整理,仅做中医文化公益传播文字编辑:李清煌送福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