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脊柱裂 > 脊柱裂医院 > 第一届首都微创脊柱论坛学术精华荟萃,带走 >
第一届首都微创脊柱论坛学术精华荟萃,带走
来源/首都医科医院
刘玉增张耀申张希诺汪文龙
骨科在线鲁海燕吴胜楠
会议现场
3月11日至12日,第一届首都微创脊柱论坛在首都医科医院召开。著名脊柱外科前辈侯树勋教授、中国微创脊柱外科领军人周跃教授和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吕国华教授等国内20余名微创脊柱外科的实践者,先后在此奉上一堂堂精彩的学术演讲。
为了不让未能参加此次学术交流的同道留下太多遗憾,我们特将这些授课专家的精彩学术内容加以提炼,分三部分陆续为您呈现。从今天开始,您可以连续3天领略他们各自的学术魅力。
侯树勋教授
《建立符合腰痛治疗的新模式》
腰痛是世界上普遍的肌肉骨骼疾病,现代技术能够达到很高的融合率,但患者的满意率却没有因此提高,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腰痛机理不明,腰痛没有客观评价标准,对腰痛的诊断不明确。腰痛的产生是由外周神经刺激经疼痛传导通路传导至中枢而导致的,传导通路任何病理学改变都会产生腰痛,脊髓后角炎性因子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
肌肉组织是维持腰椎稳定的重要因素:各种原因导致腰背肌紧张甚至痉挛是产生腰痛的原因;多裂肌损伤;腰椎手术对肌肉软组织的损伤;不能忽略腰椎肌肉在腰椎稳定中的作用。
骨科医生应该知道的几个数字:多数腰背疼痛是自限的,决定了外科医生的手术时机;腰痛与肿瘤等是完全不同的骨科疾病,治疗腰痛需要新的思路和新的模式:建立脊柱评定和管理系统,腰痛是脊柱功能失衡的一个表现,治疗应该是对这一阶段进行修复,进行腰椎保护和锻炼,预防腰痛减少复发。
周跃教授
《Delta技术在腰椎管狭窄治疗上的应用》
周教授首先阐述腰椎管狭窄的分类:中央椎管狭窄和神经根管狭窄。往往保守治疗很困难,尤其是骨性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病理解剖可造成脊髓或马尾神经的损伤,不同于神经根受压造成的神经放射痛,主要机制是压迫造成马尾神经的缺血和脑脊液循环受阻。
针对神经根管的狭窄,使用椎间孔镜技术;对于中央椎管狭窄,采用Delta技术。他详细介绍了Delta技术的手术过程。
回顾传统腰椎手术历史:由全椎板切除到双侧开窗减压再到现在的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技术。微创手术中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Delta技术(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可以达到°减压。
吕国华教授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3D打印技术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已经可以用于临床。吕国华教授指出,3D打印技术根据人体X线片及CT片,可以打印出人体真实的脊柱结构从而协助脊柱外科医生置钉。此外,3D打印可以仿制出与人体解剖结构相同的脊柱椎体,可以置入人体,替代被破坏或增生退变的锥体,已重建脊柱结构。
吕教授通过真实的病例,讲解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对于脊柱肿瘤的患者,可以通过3D打印代替肿瘤骨,完全切除肿瘤骨后重建脊柱。
他指出,3D打印技术近期的发展目标是寻找合适的生物力学材料重建脊柱椎间盘,彻底颠覆传统融合手术。
杨惠林教授
《PKP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的进展》
杨教授从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开讲,指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1/3的女性及1/5男性都会发生至少一次脊柱压缩骨折,这对于脊柱外科医生的挑战越来越大。WHO从年开始,将10月20日定为骨质疏松症日。骨质疏松症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事件,值得引起大家的甘露聚糖肽胶囊中科公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