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哥哥真实身份意外曝光,真是不简单

小智说:

一门两博士!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养出了张文宏张文宇两个超级学霸?他们又为什么能这么厉害?快让我们从今天的文章中见分晓吧!

知元

本文首发于智赢有方,转载请申请授权

张文宏医生我们都不陌生,疫情期间,他成了“超级网红”,快言快语,经常火上热搜。

可就在最近,张文宏的哥哥张文宇也上了热搜,真实身份曝光后,大家都惊呆了!

1

张文宏和他的哥哥,机智互怼

在家乡瑞安举办的“百名博士家乡行”活动上,张文宇张文宏罕见同框,都作为博士代表进行了发言,彼此之间,还开展了一番有趣互怼。

张文宇一上来就拿弟弟开刀,称张文宏为“学弟”:

“今天我也见到了我想见、但不希望在公众场合见到的人,那就是张文宏学弟。因为张文宏的频繁出现,表示这个世界还不是太美好,我们还得加强疫情防控。”

“不要鼓掌,你一鼓掌,我就分不清,鼓给他(张文宏)的还是鼓给我的。”

“谢谢,这(掌声)肯定是给我的,刚才那个掌声少的是给他的。”

张文宏也不甘示弱,将哥哥称为“同学”:

“张文宇同学,超时真是特别厉害。刚才关于数字化的建设的理念,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一听就觉得非常靠谱,这完全颠覆了以前我对他的认知。”

调侃起对方来,兄弟俩毫不手软,段子频出,逗笑了全场观众。

直到活动结束,网友们搜索后才发现,原来张文宏哥哥张文宇也是这么厉害的行业大牛!

年,张文宇从浙大毕业,被分配到瑞安印刷机械厂工作,之后还在瑞安创办过电脑公司,直到年,刚好有个去新加坡国有大企业工作的机会,才离开了家乡。

打工的过程中,他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资助,用三年时间,硕博连读,取得了正常人需要花五年才能拿下的博士学位。

年放弃高薪工作回国后,很快被浙江财经大学引进。

现如今,他作为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共发表国际学术论文余篇,其中在知名SCI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80余篇,获得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科研、教学、管理水平都非常出色的他,还入选了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一门双博士,兄弟俩还都智商情商双在线!这得是怎样的家庭背景,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两个孩子?

当人们的目光转向他们的父母身上,才发现,兄弟俩能拥有如此实力,真的并不意外!

2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兄弟俩的爸妈,一个是原瑞安印刷机械厂的工程师,一个是小学教师。虽然工资尚可,但因为要补贴在农村的爷爷、奶奶、叔叔,所以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好。

当时正值上世纪70年代,老百姓以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日子为生活目标,可张爸张妈从没想过让家里的两个儿子停止学业,打工挣钱。

对于孩子的教育、学习,他们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经常告诫兄弟俩“不读书就没有前途”,在孩子的心里,树立了“读好书、做好人”的理想。

当张文宇上初中时,该学英语了,但在这教育资源有限的小县城,哪里又能接触得到纯正流利的英语呢?

虽然家里还欠着债,条件拮据,但父亲宁可节衣缩食,也毅然决然地拿出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在当时算是十分高端的录音机,就为了给孩子营造英语环境,方便儿子学习。

工作之余,张爸张妈还经常陪着兄弟俩读书,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个个有趣的知识,就这么被张文宇张文宏牢牢地记在了脑海里。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兄弟俩,最后成长得如此优秀,自然也就并不让人意外。

不仅如此,言传身教的家风,还在兄弟俩身上得到了传承。

张文宏医生工作繁忙,在儿子的作文里,疫情期间的他“有看不完的病人查不完的房,即使回到家里,大部分时间也待在书房,查资料、写文章,总是到夜深甚至天亮……”

但这样一个忙碌的爸爸,还是会千方百计挤出时间陪孩子玩“古诗词飞花令”。

张文宇在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及:“我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不敢让孩子闲着,周末也会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

不过张文宇给孩子报的,都是玩学结合的课程,比如钢琴、羽毛球、游泳、机器人等,目的主要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他以身作则,自己把工作计划安排得井井有条,还经常陪孩子制定一周计划并督促实行。

莫言说:“每个人,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正确引领,便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它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三观和品性,养成优秀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3

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宝

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兄弟俩对于读书、获取知识的无限热情,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

因为出身普通,他们很早就明白:读书,才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不二法宝。

回忆起小时候,张文宇说:“那时家里买不起电视机等娱乐设施,无聊了就给自己出数学题做一做来解闷。”

成绩优异的兄弟俩,还经常比着学,今天你检查我一个功课,明天我考你一个知识点。

在这样的动力下,张文宇在三年级的时候就把四年级、五年级的功课都学完了。

之后,张文宇顺利考入浙江大学,张文宏则考入了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兄弟俩从本科念到博士,再到博士后深造,人生的大半,都在和书籍为伴。

在外求学的日子,他们从未觉得读书辛苦,始终坚信着,那些看过的书,熬过的夜,都会铺成一条最宽阔的路,带他们走到人生的更高处。

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共同向着美好的未来奔赴,并依靠读书,实现了人生逆袭。

现在的许多孩子,都觉得读书辛苦,可不读书,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寒窗苦熬,一门心思地幻想着逆天改命,又怎么可能成功?

还记得那位考入清华的河北沧州市理科状元庞众望吗?

他出生于一个极为不普通的农民家庭:

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患先天性脊柱裂,双腿被截肢,常年瘫痪在床,全家人的生活仅靠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来维持……

众望7岁那年还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靠着街坊邻居的救助,才凑足手术费,幸运地治好了病。

从小,庞众望就明白,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为此,他耗费了百般苦功,努力学习。

有一次,临近上学突降暴雨,有学生犹豫等待,只有庞众望独自冲进了暴雨之中。雨水打在脸上,连眼睛都很难睁开,一个小时的路程,他不断地跌倒与爬起……到了教室,擦去雨水,很快,他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初二时,妈妈因病住院,医院照料母亲,一边在附近小饭店打零工。吃饭时,他就借用店里的锅,炒着去菜市场捡来的菜叶,买来的最便宜的菜,当作一顿大餐。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松学业。除了每晚的固定学习时间,他还会给妈妈聊聊社会上的热点新闻,或者给妈妈背上几首古诗。

在妈妈出院后,众望以更高的热情,重新投入到了学习中去。

变得更努力的他,学习成绩也在不断进步。奖状,贴满了整面墙,成为了这个家最豪华也最令人骄傲的点缀。

进入清华后,众望依旧努力读书,多次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他婉拒了好心人的经济帮助,靠教授推荐的兼职,赚生活费,贴补家里。

虽然现在的生活依旧谈不上富足,但众望的人生,早已因为读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未来,也必将可期。

所以别再说什么读书无用,读书,不仅有用,而且是这个世界上,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风雨哈佛路》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想要多一些选择,就要多一些努力!

趁大好时光,努力读书吧!虽然现在会很累,但将来朵朵花开,一定很美。

千万别等到步入社会,才遗憾学历太低;错过光阴,才后悔读书太少。

写在最后

张文宇张文宏兄弟俩的人生经历,让我们所有人明白:

作为父母,我们或许无法给予孩子富裕的物质条件,但我们能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托举孩子向更好的自己迈步。

作为孩子,我们或许无法选择家境出身,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读书,给人生多一条出路,去遇到更好的人,见见更精彩的世界。

用光芒照亮前行的路吧,当我们足够优秀,那些我们想要的美好,便会接踵而至!

点个在看,愿共勉!

END

平台简介:智赢有方(ID:gh_2ff0db)《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版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ys/14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