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脊柱病的检查诊断

各类脊柱病的检查诊断

腰椎老化和疼痛并不成正比

退行性腰间盘病是缓慢加重的慢性病,所以一般不会突然疼痛,而是轻度的疼痛经过反复发作过程逐渐加重。该并的另一个特点是,即使椎间盘退变老化,疼痛并不随之加重,有些人随着椎间盘老化,腰痛反而减轻,其原因是老化的椎间盘中已经没有引起炎症的蛋白质成分。

4、神经通道狭窄——椎管狭窄症

李大爷,今年60岁,身体一直不错,心脏和血压都很正常,只是经常有轻微的腰痛。本来想今年开春以后出去旅游一趟,可没想到这几个月来不仅腰痛,而且腿部也开始麻木和疼痛。坐着的时候好点,但走一段路后就开始腿部胀痛,所以他很不愿意走路。奇怪的是,走一段路后腿疼得特别难受时,坐着歇一会而疼痛就很快消失。要旅游的话,肯定需要走路,可现在这种情况怎么旅游啊,李大爷担心这病还能好吗?

长时间走路后脚部胀痛

腰痛的患者一般会感觉站着比坐着舒服,这是因为坐着的时候对腰椎的负荷比站的时候大。那么,李大爷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坐着或骑自行车的时候没事,但站着或走一会后开始腿部胀痛麻木,这种病有可能是腰椎管狭窄症。椎管是椎体和其后方骨结构之间形成的管道,其中有通过支配下肢的很多神经。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是这个管道狭窄就可能压迫神经,这种病称为椎管狭窄症。由于椎管狭窄,压迫支配腿部的神经所以李大爷的腿部出现疼痛和麻木感。

人在站着的时候,椎管后方的韧带松弛后会稍微往里挤,椎管变得更狭窄,于是腰腿痛症状加重。反之,人在坐着或弯腰的时候椎管后方的韧带紧,腰椎管稍微增宽,于是腰腿痛减轻。因此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说,站着或行走困难,但坐着休息后会缓解。这就是腰椎管狭窄的典型症状。

椎管狭窄的原因

椎管作为神经通道,狭窄的原因很难用一两条概括,因为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神经通道的狭窄。这些原因大部分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个方面。

先天性原因

有先天性椎管狭窄的人,这种人年轻的时候由于椎间盘柔软而有弹性,骨质状态也好,所以没有特别的症状,但到了30或40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出现医院就诊。甚至有的人从20多岁就开始出现症状。

先天性椎管狭窄的人,即使有轻微的间盘突出或者椎管周围的韧带和关节肥大都可能压迫神经,所以大部分比后天性椎管狭窄患者年龄小。这种椎管狭窄被我们称为先天性椎管狭窄症,占全部椎管狭窄症的10%左右。

后天性原因

后天性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原因还是与老化有关,占全部椎管狭窄症患者的50%。

随着间盘内的髓核老化脱水,逐渐变硬,而包绕其周围的纤维环向椎体周围膨大,同时椎管周围的关节和韧带也逐渐增厚肥大。

随着年龄的增加,椎管的前方有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而其后方有老化肥大的关节和韧带向前方压迫,同时椎体的本身也有骨赘增生压迫神经。椎间盘、小关节、韧带、椎体等椎管周围的结构都向椎管内压迫,椎管狭窄不可避免。

另外,椎体滑脱或脊柱不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的时候椎管内神经必然受压;脊柱不稳的时候椎管周围的关节、韧带和椎体本身代偿性的增生肥大,脊柱越不稳,增生肥大越严重,自然椎管狭窄更明显。

腰椎间盘和椎管狭窄症

“医院说我是椎间盘突出,医院说我是椎管狭窄症,我到底是什么病啊?”患者当中有很多这样的抱怨。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明明是两种病,医院有不同的诊断?

的确,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是两种不同的病,但是有很多时候上述两种病症状相似或者同时存在。比如,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后,神经根通道相应狭窄;原来椎管狭窄的患者,只要椎间盘轻度的突出就可能压迫神经。因此,很多情况下很难把两种疾病完全分开,只能说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之间有两种疾病混合存在的时候。

腰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症患者都可能腿痛,好像很难区分,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两种病之间的差异。即便都是腿痛,因为椎间盘突出只压迫一根神经,所以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腿痛是从上到下沿着神经根分别去疼痛;而椎管狭窄神经广泛受压,所以整条腿都痛;另外,腰间盘突出是持续腿痛,而后者只有走路时才痛。

通过弯腰动作也可以鉴别两种疾病:腰间盘突出患者在弯腰时因神经进一步受压而腿部疼痛加重,但椎管狭窄患者弯腰时椎管变得宽大,所以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

仰卧位抬腿动作也可以鉴别。腰间盘突出的患者由于腿痛不能抬高,而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抬腿时椎管周围的韧带紧张导致椎管宽大,所以抬腿不受限。

从症状来看,椎管狭窄症与腰间盘突出最大的差别如下;椎管狭窄症患者长时间站立或者走路的时候,一侧或两侧腿明显胀痛,所以不得不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一开始,大约走30分钟就感觉疼痛,但逐渐时间越来越短,20分钟、10分钟甚至5分钟腿就疼得受不了。出现这种症状基本能肯定是椎管狭窄症,医院检查判断哪一类型的

5、脊椎前后部连接处断裂——脊椎峡部裂

小方,今年高中毕业,正在紧张的复习准备着高考。不过几个月来他总是腰痛,好一阵坏一阵。这几天他实在疼的厉害,医院做X线检查,医生告诉他得的是腰椎滑脱症。这下可把小方和父母吓坏了。怎么得了这种病?脊柱怎么能滑脱呢?为什么全家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连接上下椎体的像挂钩一样的结构,脊椎峡部

脊椎峡部裂,给人的感觉就是椎体和椎体之间断裂产生的疾病,就好像脊柱断裂成一分为二了,所以很多患者刚开始得知自己得了脊柱滑脱症时非常紧张害怕。

脊柱由几十个椎体连接而成,而每一个椎体由前方的椎体部分和后方的椎板、横突及棘突构成。后方的骨结构当中有两侧各有一个像挂钩一样的骨质结构连接着上下椎体,连接上面椎体的挂钩直角向上突起,连接下面椎体的挂钩直角向下突起,紧紧连接着上下椎体。这种挂钩一样的结构部分断裂的时候成为脊柱峡部裂。连接上下椎体的挂钩断裂,脊柱肯定不稳。不过由于肌肉和韧带等结构起一定的固定作用,所以尽管连接上下椎体的挂钩断裂,还能维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脊柱滑脱症,偶然的检查后才发现该病。

为了避免患者过于的紧张,医生将脊柱峡部裂解释成“脊柱出现裂纹”或“脊椎部分断裂”等。

为什么连接挂钩断裂?

其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断裂,也就是先天性;另一种是生下来的时候正常,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断裂。

先天性原因

脊柱椎体与椎体之间连接的挂钩是小孩在母亲肚子里发育的时候形成的,先天性原因是发育的时候上下连接挂钩未能完全连接,而是间隔一1毫米左右就停止发育。生出后挂钩未连接的部分永远也不能愈合。

后天性原因

过于运动或交通事故等原因也可引起连接挂钩断裂。另外,长期反复采取不正确的姿势也会对腰椎增加负荷而导致连接挂钩疲劳断裂。

比脊椎峡部裂更可怕的疾病

脊柱峡部裂不一定都出现疼痛。该病人的人群占5%,但其中50%的人无任何症状,剩下50%的人当腰椎劳累时感觉下腰部不适或轻度疼痛。但是除少数以外,这些人即使不治疗,大部分也不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疼痛。

但是,不能把脊柱峡部裂看成简单的疾病。仅仅连接挂钩断裂,不会造成太大问题,但是持续时间长或进一步加重,则会导致脊椎向前滑脱的。脊柱峡部裂患者当中约有50%的人出现脊柱滑脱症。脊柱的韧带和肌肉强壮的人椎体向前滑脱程度轻,反之,程度较重。当然,椎体滑脱程度越重,疼痛症状也越严重。所以,有脊柱峡部裂时应该通过锻炼腰背肌肉力量防止引起脊柱滑脱症。

6、椎体向前移动:脊柱滑脱症

赵先生,近一年来总是感觉腰痛,而且越来越重。最近几个月不仅腰痛,还出现脚踝、脚面和脚趾发麻的情况,坐着或者站着都不舒服,实在没办法,去医院检查,但万万没想到医生告诉他得了脊柱滑脱症。在医生的帮助下,他想起过去好像有过腰部外伤的经历。那是十年前上大学时候,有一次腰部摔伤后,腰痛得动也不敢动,但过了一个多星期后逐渐好转,后来完全好了。只不过有时腰部受累的时候有点不舒服,但没有特别痛的时候。

这次检查他发现自己得了脊柱滑脱症,特别沮丧,不知何时发展成这样。

脊柱滑脱症的背后存在脊柱峡部裂

赵先生在大学时有腰部受伤的经历,可能当时造成连接腰椎的椎体之间挂钩断裂,也就是峡部断裂,之后10多年来腰部反复受累和疲劳,逐渐导致椎体向前滑脱。

腰椎峡部裂时腰椎挂钩的部位薄弱,腰椎不稳和负荷增加后,逐渐向前滑脱。因为,脊柱滑脱症背后大部分存在脊柱峡部裂,所以很多时候医生不区分这两种疾病,而是作为一种说明病。

但是即使有脊柱峡部裂,也不一定都引起脊柱滑脱症,发生率大约为50%。另外,即使向前滑脱,腰背部肌肉和韧带强壮的人滑脱的程度很有限。

由于脊柱峡部裂导致的脊柱滑脱症一般发生在20~30多岁,随着年龄的增大脊柱出现老化以后,不稳定的脊柱有可能逐渐稳定,脊柱滑脱反而受到抑制。

脊柱滑脱的另一种原因是老化

连接椎体与椎体的峡部没有断裂,但也可能椎体向前滑脱,其主要原因是脊柱的老化,随着年龄的增大,脊柱周围的关节和韧带及肌肉都会老化。关节和韧带丧失了伸缩性,同时肥大,而肌肉逐渐缩短。这样,支撑脊柱的各种因素失去了力量后,即使峡部正常也会导致脊柱滑脱。因脊柱老化引起的脊柱滑脱称为退行性滑脱。

退行性脊柱滑脱主要发生在50多岁以后,尤其好发于连接椎体的小关节角度比较平坦的人。也就是说,连接椎体的小关节角度成直角的人,即使小关节和韧带退变,但不轻易滑脱;而连接椎体的小关节角度比较平坦的人,椎体向前滑脱的可能性较大。

脊柱滑脱的好发部位是在腰椎最受力的第4~5腰椎之间,而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5倍,其原因可能是女性的肌肉和韧带的强度较男性薄弱所致。因此,50岁左右的女性容易患腰4~5椎间滑脱。

脊柱滑脱一般像前滑脱,但在脊柱向后或向侧方弯曲时偶尔也向后滑脱。

症状与椎管狭窄症相似

各种脊柱滑脱的症状不一定完全相同,滑脱程度较轻的时候只感觉到腰有点僵或者不舒服,即使有疼痛也只放射到臀部和大腿后侧,一般到不了膝部。尤其小孩或青少年由于腰椎峡部裂引起的腰椎滑脱患者,一般无明显疼痛,只是因为走医院就诊。

相反,成人患者即使因为腰椎峡部裂引起腰椎滑脱,可能不仅腰痛,而且大腿、小腿、脚脖子及足都有疼痛和感觉迟钝,这是因为椎体向前滑脱后压迫神经所致。

退行性脊柱滑脱由于峡部在没有断裂的情况下椎体向前滑脱,所以比峡部断裂的椎体滑脱压迫神经更严重。神经根通道在椎体滑脱部位突然狭窄和受压,所以出现典型的椎管狭窄症,即不仅腰痛,连整个下肢都疼痛或麻木,稍微走长路后腿部胀痛,不得不歇一会儿在走。

7、椎间盘本身发生病变——椎间盘原性疼痛

钱先生,今年35岁,2年前出过交通事故。当时事故较轻,到医院做X线检查腰部,医生说没有什么大问题,于是双方协商解决了交通事故,但是从那以后,动不动就腰痛。周围的亲戚朋友说,这是交通事故后遗症,应该好好检查。医院做X线检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椎间盘外形正常,但其内部发生病变

很多人都像钱先生那样,腰椎拍片正常,但是腰部经常疼痛。检查CT和MRI也没有发现间盘突出、神经管狭窄或神经压迫,别人看来他好像在装病。

但是椎间盘从形态看似乎很正常,内部也可以发病,检查MRI就发现椎间盘呈黑色。这种因椎间盘本身结构性质发生变化,或包绕髓核的纤维环性质发生病变导致的腰痛成为椎间盘原性腰痛。这种疼痛占全部慢性腰痛患者的40%。

椎间盘原性疼痛通过检查MRI很容易诊断,正常的椎间盘在MRI上显示白色,发生病变的椎间盘显示黑色。本应该软软的髓核失去正常的形态,其周围的纤维环出现撕裂并侵入血管和神经引起腰痛。

交通事故等外伤是主要原因

很多人认为,椎间盘原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或坠落等外伤,于是交通事故的纠纷也经常围绕这个原因发生。即使交通事故导致椎间盘损伤,但当时MRI上并不显示黑色,至少过一星期后才现黑色。发生交通事故时椎间盘现黑色,则认为该椎间盘在交通事故前已经有椎间盘原性病变。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之间也经常因椎间盘呈黑色是交通事故造成的还是原来已经有椎间盘原性间盘病变而争论。

慢性腰痛和腿痛

在MRI上椎间盘显示黑色,不一定都会引起疼痛,椎间盘原性病变当中30%不引起特别的疼痛,所以很多人并不重视。但其余70%的人都感觉的到疼痛。长时间坐着后产生变化。因为椎间盘病变丧失了相应的支撑能力,所以腰部稍微受累就感觉疼痛。

一旦椎间盘发生病变,就不可能恢复正常,而且随着腰椎的反复疲劳和损伤逐渐加重,最终变成慢性的椎间盘原性腰痛。

长期慢性的椎间盘原性的病变有时也引起腿疼,但是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腿痛表现有所不同。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所以直腿抬高受限,而椎间盘原性病变患者椎间盘没有突出,所以直腿抬高不受限,目前认为腿痛的原因是由于椎间盘的病变导致神经根周围产生无菌性炎症所致。

8、脊柱向侧方或后方弯曲——脊柱侧弯

姜岩,女,16岁,是高中2年级的学生。从小时候开始,她坐着看书的时候就有一个毛病,总是习惯一手托着下巴,斜歪着看书,因为这个毛病没少挨父母骂。现在,她坐着的时候,别人也看得出来两侧肩膀不一样高,于是她努力改变自己的坐姿。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她总感觉到腰背疼痛,是不是跟肩膀歪有关?

青少年腰痛的一种原因,脊柱侧弯症

所谓脊柱侧弯症,就是脊柱向左侧或右侧弯曲的疾病。脊柱从侧面看的时候呈S状,但从后面看应该呈一直线。假如脊柱向侧方弯曲,就会出现姜岩那样肩膀一侧塌陷或者肩背部有点歪的现象。

这种脊柱侧弯症不仅对脊柱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因形体不好看容易造成精神压力,所以应引起注意。在快速成长的青少年当中,10%以上脊柱侧弯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10%,为此,这种疾病近年来也逐渐引起父母的重视。

有些人认为,近年来青少年当中脊柱侧弯症患者增多可能是书包过重,桌子和椅子高低不协调等原因所致,但这在医学上还没有充分的依据,因为医学上对生长期发生的脊柱侧弯症的原因尚不明确。

先天性脊柱结构发育不正常或着神经和肌肉异常等是导致脊柱侧弯重要原因,但是85%脊柱侧弯患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尽管如此,早期发现后带支具或石膏矫正可最大限度节制病变发展。因此对脊柱侧弯症来说,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因老化引起的脊柱后弯症

脊柱侧弯症好发于青少年,而脊柱后弯症常常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脊柱后弯症也就是驼背,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因老化引起的退变。

人老了以后身体就变矮,随着年龄的增长,支撑脊柱的韧带和肌肉就松弛无力,腰间盘也变扁。所以椎间盘变扁后,身体相应缩短,同时因肌肉无力腰背逐渐弯曲。

脊柱后弯症多发生在经常弯腰干活的农民中间,女性发生率比男性高,这是因为女性绝经后椎体骨质内的大量钙成分丢失所致。

患者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症的时候,脊柱也可能向后弯曲。这种情况下脊柱后弯是患者为了减少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引起的疼痛而采取的特殊姿势。所以这个时候治疗上述两种疾病,就能恢复正常。

脊柱后弯症有先天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老化和不正确的姿势所致,因此只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和加强锻炼,提高腰背部肌肉力量,就可能预防该疾病。

、腰椎骨质疏松

张女士,今年55岁,最近心情很忧郁。她前几天轻微的摔伤后因为医院,医生说因为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轻度的压缩性骨折,张女士想,这么轻微的摔伤就骨折,可见骨质疏松多严重啊!真是没想到,怎么回事儿?

威胁女性的骨质疏松

人体骨架内的钙流失到一定程度,骨质内形成很多孔的时候称为骨质疏松。人老了之后骨质密度下降很正常,但是骨质密度下降超过一定程度就成为骨质疏松症。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内形成很多孔,呈蜂窝状,所以在韩国也称之为骨多孔症。

骨质疏松症是自然老化现象,但是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另外,男性的骨质疏松逐渐缓慢形成,而女性很多人绝经后很快形成,这是因为绝经后钙离子从骨质内快速流失的原因。

女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因为雌激素。女性雌激素具有向骨内搬运钙离子的功能,绝经后雌激素不在分泌,所以吃再多的钙片也很难是钙质沉淀在骨内并防止钙离子从骨内流失。

近年来,很多年轻女性也因减肥导致骨质疏松,但是只要雌激素分泌正常,恢复正常有规律的饮食,并坚持锻炼身体,就能逐渐恢复正常的骨质状态。

骨质疏松导致的腰痛病

骨内形成很多孔之后,骨的强度自然降低。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任何骨上,但在脊柱椎体发生后就导致疼痛和压缩性骨折,尤其老年人轻微的外伤就可能造成脊柱裂纹骨折或压缩性骨折。

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相应的腰部向前弯,严重的时候弯腰驼背几乎达到90%,这时不仅腰痛,连胸部、下腹部及臀部都疼痛。所以,骨质疏松也可能成为腰痛的主要原因。因老化导致骨质疏松的情况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因此关节在于提前预防。防止骨质疏松的关键是年轻的时候多吸收钙质和坚持锻炼。

10、其它引起疼痛的脊柱疾病

除了前面讲的脊柱疾病以外,导致腰痛的病还有很多种。尽管这些病没有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和脊柱峡部裂等疾病那样普遍,但也不能忽视,因为这些病对脊柱的影响比常见病更大,并且还可能引发很多合并症。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指的是脊柱神经或椎体内长肿瘤的疾病。单纯的CT检查很难发现肿瘤,一定要做核磁共振检查。这种肿瘤在脊髓和脊柱均可发病,也可以从其它部位的肿瘤转移至脊髓和脊柱。脊柱疾病的症状主要是疼痛,经过休息和采取特殊体位仍不能消除疼痛时应该考虑脊柱肿瘤。脊柱肿瘤压迫神经时会导致腿痛和下肢瘫痪。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是椎间盘周围结核菌侵入后生长的疾病。20多年前,结核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还很高,后来逐渐消失,可近年来又有抬头的趋势,这与人们对结核病的警惕性降低有关。

脊柱结核好发的部位是胸部和腰部的中间部位。得脊柱结核病后,会出现腰背部僵硬、胸腰部驼背及下周神经麻痹等症状。

脊柱压缩骨折和脊柱损伤

健康的脊柱一般在没有交通事故或坠落的情况下不可能骨折,但是骨质疏松的脊柱在轻微的外伤,比如咳嗽和坐屁股蹲的时候就可能引起压缩骨折。

有时我们看到同事或朋友之间玩这种游戏:当一个人要坐的时候,另一个人偷偷把椅子拿开,这时前面那个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屁股蹲坐下去,周围人哄堂大笑。但这种玩笑对有些人非常危险,因为这种玩笑可造成脊柱压缩骨折,一般是第1腰椎压缩骨折,严重的时候可导致下肢麻痹并痛苦一辈子,因此千万不能开这种玩笑。

除脊柱压缩骨折外,也有脊髓损伤的情况。脊髓损伤并不常见,但一旦损伤会致命。我们国家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脊髓损伤患者最多,其次为坠落、运动及暴力等原因。

脊髓损伤后根据部位不同,除感觉和运动之外,调节膀胱和内脏功能的神经也产生麻痹。脊髓损伤在受伤初期应很好的处理,这样,即使脊柱骨折导致脊髓损伤,只要一些神经没有完全损伤,就可能防止完全瘫痪。也不能因为着急,随意搬运伤者,应该将患者平放在硬板或特殊急救床上,并注意在脊椎和脊柱稳定不动的情况下安全搬运。

也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教你如何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ys/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