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练习解剖

供应腰椎间盘的血管来自:脊髓后动脉髂内动脉C.腰动脉脊髓前动脉腹主动脉腰动脉在不同水平供应脊椎。每根腰动脉向后绕过相应的椎骨,发出分支供应椎体,其终末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丛。椎间盘是相对来说没有血供的结构,其营养是来自终末毛细血管和外侧纤维环内血管的扩散。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活动时脊柱的反复屈曲-伸展运动会反复压迫椎间盘,进一步增强营养液体向椎间盘的蛋白多糖基质内的被动扩散,使其不断进出椎间盘,腹主动脉没有直接向椎间盘供血。

2.65岁患者颈部疼痛,主诉疼痛放射至右前臂外侧区域,磁共振成像MRI示C5和C6椎间盘突出,最有可能受压的神经根是C4神经根C5神经根C.C6神经根C7神经根T1神经根颈椎间盘突出不如腰椎间盘突出常见。在颈椎,C5、C6和C7椎间盘最容易出现突出,C6/C7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颈部的脊神经从相应椎骨的上面发出,C5/C6椎间盘突出会压迫C6神经,颈部有7节颈椎和8根颈神经,这些患者的特征是颈后部下面,肩部和受累神经根皮支支配区域的疼痛。

3.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常见的症状是A.手的小关节疼痛颈部疼痛膝痛腰背痛髋痛常见的局部症状为隐痛、关节压痛、僵硬、晨僵明显且持久,自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多关节受累为对称性,近侧指间常见。

4.颈椎间盘突出的常见部位是后侧外侧C.后外侧前侧前外侧构突是位于C3/C7椎体两侧的骨性突起,其作用是预防椎间盘向两侧突出,后纵韧带在颈椎处最厚,是胸椎或腰椎的4-5倍,颈椎间盘的髓核出生时既有,但40岁时实际上就消失了。成人的椎间盘变干,韧带改变,主要由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组成,40岁以后不再有椎间盘突出,因为已经没有髓核了,颈椎髓核突出HNP最常见于C6/C7(50%),其次为C5/C6(30%)。

5.颈动脉节(Chassaignac结节)位于A.C6横突C5和C6的关节突关节C6和C7的关节突关节C7横突C5横突颈动脉节(Chassaignac)位于环状软骨外侧2.5cm,C6横突上方,从前方易于触及,颈动脉结节是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重要标志。

6.星状神经节位于C6横突的前侧锁骨下动脉的后侧C5横突的前侧D.第1肋骨颈和C7横突的前侧T1横突的前侧星状神经节是下颈部神经节,颈胸神经节通常是由于下颈部神经节和胸1神经节融合而成的,位于第1肋颈部和C7横突的前方,其形态为椭圆形,长2.5cm宽1.25cm。前方与锁骨下动脉相邻,后方是椎前筋膜和横突,内侧是颈长肌,外侧是斜角肌。经典的阻滞方法是在星状神经节所在位置的上方(星状神经节位于C7水平,在C6水平进行阻滞)。一般来说,患者仰卧位进行阻滞,阻滞结束后立即让患者做起来,在C7水平,椎动脉走行于星状神经节的前方,但在C6水平,椎动脉走行于星状神经节的后方,膈神经阻滞的发生率几乎为%。

7.霍纳综合征的特征不包括眼睑下垂无汗瞳孔缩小眼球内陷E.瞳孔扩大霍纳综合征只包括眼睑下垂(上眼睑下垂)、缩瞳(瞳孔缩小)和眼球内陷(眼球陷入眼眶内)。发汗减少,鼻塞、球结膜和皮肤充血、同侧上臂和手的温度升高不是霍纳综合征的特征。颈交感神经从颈部到第1肋骨颈,然后延伸到胸段的交感链,颈交感神经包括上、中、下神经节。在大多数人群中,下颈部神经节与第1胸部神经节融合形成星状神经节,位于第1肋骨颈/C7横突前侧和椎动脉后方。

8.35岁女性,右上肢患有1型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眼球内陷。患者自述疼痛没有明显缓解,右上肢皮肤温度也未见明显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局麻药浓度不够静脉注射蛛网膜下腔阻滞异常的Kuntz神经无意中注入生理盐水支配上肢的交感神经来自C7、C8和T1的灰交通支,有时C5和C6也参与其中,形成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会有效地使上肢失去交感神经的支配,在某些病例中T2和T3的灰交通支会支配上肢,而这些交感纤维并不经过星状神经节,这是Kuntz纤维。星状神经节阻滞被充分阻滞的情况下,交感神经性疼痛没有完全缓解,这就提示存在Kuntz纤维,这些交感纤维可以通过后路途径加以阻滞。出现Horner综合征,说明支配头部的交感神经已经被成功阻滞。皮肤温度升高,手背静脉充血,皮肤导热反应消失和发汗试验阴性,说明支配上肢的交感神经已经被成功阻滞。该患者也有可能存在于交感神经无关的疼痛。

9.枕大神经是以下哪根神经的分支C2后支C1后根C1前根C2前根三叉神经颈后部、上背部、头后部到头顶的皮肤是由C2-C5的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的。枕大神经是C2后支的分支。枕小神经是C2和C3后支的分支。枕神经痛引发头痛的特点是在神经分布区域的持续性或阵发性撕裂样疼痛。引起枕神经痛的原因有C2神经根受压、偏头痛或神经卡压,枕神经阻滞可以作为诊断或治疗手段。三叉神经没有发出枕大神经。

10.66岁老年女性,近一年来出现颈后区疼痛,可放射至右肩,上臂外侧和右示指,还有右肩胛骨内侧和前肩部的疼痛,体检发现该患者的右手示值和中指有麻木感,三角肌无力,最有可能引起该患者疼痛的原因是C5/C6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C5神经根C5/C6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C6神经根C.C6/C7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C7神经根C6/C7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C6神经根肌肉痉挛疼痛的类型有助于明确导致主要问题的椎间盘,在腰椎HNP最为常见,颈神经根位于同一节段椎体的上方,C7神经根位于C6-C7椎体。

11.脊髓的血供来自2根脊髓后动脉和2根脊髓前动脉B.2根脊髓后动脉和1根脊髓前动脉腰动脉的分支根最大动脉(Adamkiewicz动脉)和2根脊髓后动脉髂内动脉脊髓的血供主要来自三根纵向行走的动脉,及1根脊髓后动脉和1根脊髓前动脉。脊髓前动脉的血供约占脊髓固有血管的80%,是由每根椎动脉终末分支联合组成的,实际上包括不同血管的纵向行走部分,血管径和解剖学终止部位有很大的变异性。脊髓有三个主要的动脉供应区域:C1-T3颈胸段、T3-T8中胸段和T8-圆锥(胸腰段)。这三个区域之间的吻合血管少,因此T3和T8水平的血供少,椎管狭窄特别是下颈部椎管狭窄的情况下,骨赘和髓核突出HNP会压迫脊髓前动脉从而引起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运动功能丧失。小脑后下动脉发出两根脊髓后动脉,除了三根纵行动脉,还有颈动脉、椎体后椎体间动脉、腰动脉、骶外侧动脉发出一些支线动脉供应脊髓,约有6支或7支这样的分支动脉加入脊髓前动脉,在不同节段水平另有6支或7支分支动脉加入脊髓后动脉,其中最粗的动脉称为根最大动脉或Adamkiewicz动脉。

12.Adamkiewicz动脉最常见的起源是T4至T6T7T8至L3L4L5多数情况下Adamkiewicz动脉起源于T8-L3节段的左侧,这是供应脊髓前动脉的分支动脉中最粗的一支。Adamkiewicz动脉穿过T8-L3的椎间孔供应脊髓的额腰膨大。少数情况下(15%)其起源高至T5,此时来自髂动脉的细小分支变的粗大以代偿供应脊髓腰段和圆锥所需要的增加的血流。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加入到脊髓前动脉供应颈段到上胸段,到T4节段时血流变的稀少。T4-T9节段的脊髓也有分支血管供应,但是相对较少。

13.背根神经节最常见的位置是侧隐窝内椎弓根的内侧椎弓根的外下方相应椎体上关节面的外侧D.椎弓根的正下方相应椎体上关节面的内侧约90%的病例中背根神经节(DRG)位于椎间孔的中间区域,椎弓根的正下方,约8%的病例中DRG位于椎弓根的外下方,2%的病例中位于椎弓根的内侧。在某些病例中,DRG的中心位于椎间盘外侧部分处,其大小从L1到S1逐渐增加,然后逐渐减小至S4,S1处的DRG宽6mm,DRG包含多个感觉神经细胞体,在此合成神经肽,P物质、脑啡肽、VIP(血管活性肠肽)和其他神经肽。当DRG受骨赘、髓核突出(HNP)或椎管狭窄压迫变形时,它是引起疼痛的主要来源,当然然导致炎症反应或突出髓核、局部神经肽释放,局部血管受损引发化学刺激导致炎症反应时,也会产生疼痛。

14.绝对的中央型腰椎管狭窄定义为直径小于8mmB.直径小于10mm直径小于12mm静息时疼痛行走时疼痛椎管的形态接近于圆形,其前后径为12mm或更大,中线矢状径<12mm定义为相对的椎管狭窄,椎管的备用容量减小,椎间盘的轻微突出和退化性改变可能会引起症状,矢状径<10mm定义为绝对的椎管狭窄。

15.腰方肌的主要作用是侧屈腰椎延中轴线旋转腰椎伸展腰椎D.呼吸时固定第12肋骨前屈腰椎腰方肌(quadratuslumborum,QL)的主要作用是在呼吸时固定第12肋骨,对腰椎有轻微的侧屈作用,腰方肌是起自髂腰韧带和相邻髂嵴的长方形扁平肌肉,附着于第12肋骨的下缘和上四个腰椎的横突。腰方肌痉挛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腰背痛,在床上翻身困难,直立时疼痛加剧,咳嗽或打喷嚏会加重疼痛,这些患者对触发点注射和牵拉治疗反应良好。

16.以下哪个结构从腹股沟韧带下面穿过腹壁下动脉B.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髋关节的关节内神经坐骨神经从腹股沟韧带下面穿过的结构由内向外为:股静脉、股动脉、腹股沟神经、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以下肌肉也从腹股沟韧带下面穿过:耻骨肌、腰大肌、髂肌。腹壁下动脉从腹直肌鞘下面穿过,闭孔神经穿过闭孔,坐骨神经位于后面。

17.以下哪个结构从腕部屈肌支持带下面穿过A.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骨间前神经指长伸肌腕部屈肌支持带是纤维束带,内侧附着于豌豆骨和钩骨,外侧附着于舟状骨和多角骨,屈肌支持带下面的区域称为腕管,手指屈肌肌腱和正中神经由此经过,桡神经和尺神经没有从屈肌支持带下面穿过,指长伸肌腱位于手腕的背侧。

18.一位拳击手主诉击打沙袋后手痛,最可能的原因是尺侧韧带撕脱舟状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D.掌骨骨折近端指间关节脱位该拳击手是掌骨颈部骨折,这是击打静止物所致的最常见部位,该骨折常见于第四、第五掌骨,舟状骨骨折常见于摔倒时手部伸展着地,桡骨远端骨折又称为Colles骨折,常见于摔倒时手部伸展着地。

19.脊髓背角存在投射到下丘脑的脊髓I板层和II板层的细胞B.刺激脊髓I板层和II板层会引发疼痛I板层和II板层仅见于胸段脊髓伤害性刺激增强时,脊髓I板层和II板层的放电减少广动力域(widedaynamicfange,WDR)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I板层和II板层雷氏分层将脊髓灰质分为10个板层,分别为I-X板层,I-VI板层位于后角,VII-IX板层位于腹侧角,X板层围绕在脊髓中央官的周围。I板层也称为后角边缘核,其神经元主要接收背外侧束的神经传入,传递痛觉和温度觉。II板层称为脊髓胶状质,其神经元上有μ和K阿片受体,C纤维终止于该区域。I板层和II板层可见于脊髓全长。I板层的神经元投射至丘脑。WDR神经元集中于V板层。

20.当外周神经损伤时会出现近端神经的Wallerian变性B.再生速度为1mm/d感觉神经的再生速度快于运动神经会出现炎症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再生速度快于外周神经系统轴突损伤会引发Wallerian变性,始于损伤后24h内,见于受损轴突的远端,神经再生的速度大约是1mm/d,外周神经系统的再生比中枢神经系统更快,运动神经的再生早于感觉神经。

21.神经失用症是指解剖意义上的神经断裂B.神经传导功能缺失外周神经损伤引发的疼痛肌肉震颤神经传导增强

神经失用症是一种神经损伤,不伴有神经髓鞘的断裂。神经冲动的传导被中断,运动神经的传导短暂缺失,感觉神经的传导很少或不受影响,这是常见的运动损伤。

22.关于疼痛以下各项均正确,除了C.C纤维的传导速度较快某些疼痛可能通过背侧柱进行传导刺激大脑的u受体具有镇痛效果肿瘤引发的顽固性疼痛不能通过垂体切除术有效治疗C纤维的传导速度较慢C纤维没有髓鞘,因此传导速度慢(2m/s),所有的感觉传导都是通过背侧柱。顽固性疼痛时可以实施垂体切除术。

23.A-δ纤维是无髓鞘的是低阈值的机械性刺激感受器C.刺激强度增加时放电增强对伤害性刺激没有反应是粗大的神经A-δ纤维是细的有髓鞘纤维,因此传导速度快于C纤维,是高阈值的机械性刺激感受器,与锐痛、温度、寒冷、和压力感知有关。

24.关于芬太尼作为一种好的透皮使用的药物,以下描述正确,除了分子量小足够的脂溶性镇痛效能高成瘾性低分子量大芬太尼的小分子量和高脂溶性使其可以通过透皮途径给药,该药物主要作用于μ受体,其强度是吗啡的80倍,芬太尼的成瘾性低,主要是由透皮给药方法的特性决定的,与阿片药物本身没有关系。

25.以下药物均是α2激动剂,除了

可乐定B.阿替美唑替扎尼定右美托咪定巴氯芬可乐定、替扎尼定和右美托咪定是α2激动剂,阿替美唑是一种α2拮抗剂,α2激动剂多年来用于治疗高血压,其作用目前已经扩大到治疗慢性疼痛以及作为肌肉松弛药。α2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在脊髓水平直接作用于神经节前从而减少交感传出,可乐定口服、经皮、硬膜外或鞘内给药。用于治疗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癌痛、头痛、疱疹后神经痛和周围神经病变。替扎尼定用于治疗与痉挛有关的疼痛。右美托咪定目前作为镇静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

26.镇静不良反应最小的抗抑郁药是地昔帕明曲唑酮去甲替林马普替林已知三环类抗抑郁药可有效治疗慢性疼痛,但是其不良反应通常会限制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体位性低血压、抗胆碱效应,体重增加、镇静、心脏传导功能障碍、心功能障碍、静止不能,镇静作用较弱的TCA类药物包括普罗替林、阿米沙平、地昔帕明、丙咪嗪。曲唑酮是非典型的抗抑郁药,抑制5羟色胺的社区、阻断5-HT2受体、抑制α1受体,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镇静和体位性低血压,低剂量可辅助治疗失眠。

27.美沙酮除了作为μ受体激动剂,还可以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

28.经硬膜外腔给予类固醇激素产生的益处外,与以下所述有关,除了NMDA拮抗剂

29.一名有偏头痛病史的22岁健康女性,在聚会中食用冰激凌后出现额部尖锐而剧烈的头痛,最可能的诊断是冷刺激性疼痛

30.一名18岁女性频发头痛,每次持续数天,不得不休学在家。该患者描述其头痛为位于颞部的跳痛,会引发恶心和呕吐,对声音和光线敏感,近期的MRI检查正常,诊断性腰穿也正常,引起该患者疼痛的最可能原因是无先兆的偏头痛

31.环状软骨相当于以下哪个椎体C6

32.颈椎的旋转发生于寰枢关节

33.颈椎的髓核在以下哪个年龄段消失40多岁

34.Kuntz神经是以下哪个的分支支配上肢的T2交感神经

35.以下哪个神经根受累时Achilles反射消失S1

36.支配内踝皮肤的皮支是L4

37.神经后支的内侧分支支配以下哪个结构多裂肌

38.腰大肌是髋关节的屈肌

39.梨状肌的主要作用是使股骨外旋

40.腰椎的关节突关节由以下哪个支配同一水平及其以上水平的神经后支的分支

41.腰椎的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是矢状位偏开45°

42.与感觉异常性股痛有关的神经是股外侧皮神经

43.腰交感链位于腰椎椎体的前外侧缘

44.56岁男性,左肋疼痛,患者主诉1周前有皮疹史,疼痛为烧灼样并对碰触敏感,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带状疱疹

45.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和内旋引起臀区疼痛,是由以下哪个引起的梨状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zlyy/12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