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脊柱裂 > 脊柱裂预防 > 转发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甲 >
转发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甲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由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电泳时位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之间。新生儿时期AFP很高,到1岁时降至10g/L~20g/L,在成人血清中AFP的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含量明显升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的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试剂说明书和临床实践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40岁,女性≥50岁开始,宜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1、血清甲胎蛋白AFP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血清AFP≥μg/L超过1个月,或≥μg/L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B超检查,必要时做CT/MRI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血清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70%左右,尚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2、血清AFP升高也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如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等。还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3、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20~g/L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4、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可见升高,主要来源于胎儿。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异常升高。孕妇血清中AFP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Downs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孕妇血清和羊水中AFP浓度监测可用于胎儿神经管缺损和Downs综合征的产前辅助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FP是判断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高浓度的血清AFP,提示预后不良。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有助于监测肝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肝癌手术后,血清AFP浓度下降到参考区间内,表示手术有效;若血清AFP仅有部分下降,表示手术不彻底或已有转移病灶。2、血清甲胎蛋白AFP可用于肝癌手术切除后或肝癌患者肝脏移植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手术后2年内,宜每3个月检测一次,3~5年内每6个月检测一次。参考文献: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质量管理:W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