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风采郑忠年少立志悬壶,行医三十载

“福建健康”郑忠脊柱微创治疗名医工作室

主任:郑忠

成员:李超雄、魏桂财、林向全、林勤

团队擅长:擅长运用脊柱内镜(椎间孔镜)、各种脊柱微创通道、3D导航及神经脊髓监护技术在脊柱骨折、各种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即采用脊柱微创外科及精准外科理念为患者实施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执业地点:厦门医院

一、名医风采从小看病难,他立志要当医生;年轻时,为了能多做手术,他睡在值班室等待急诊病人;医学不断发展,他活到老学到老,30年间学习培训的足迹遍及国内外;他在省内乃至全国率先开展多项技术,为无数骨科患者解决痛苦……他是厦门医院骨科十二区主任郑忠教授。患者点赞医生技术希望多报道他连轴转仍对付自如

此次记者采访郑忠主任,是在他繁忙工作中见缝插针进行的,即便如此,他也能回应自如。

“他们治的病例都上了报纸,你们也应该多报道报道啊。”上午门诊快要结束时,一位七十六岁的依伯拿着一份报纸进来,指着上面一则关于骨科治疗的报道对郑忠主任说道。原来,老人不久前因骨质疏松引起脊柱骨折,来到郑忠所在科室就诊,出院后,他对治疗过程和疗效很满意,于是特地来说一声,希望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治疗也能得到宣传,让有相同情况的患者也能精准找到医生。

郑忠主任团队使用超声骨刀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进行手术治疗

“门诊病人中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非常常见,世界上每年有几百万这种病例,医院一年有几百例。”郑忠主任说着,便从二楼门诊回到十九楼科室。刚坐下,又来了一位因骨质疏松引起脊柱骨折的依姆。郑忠主任为依姆做检查,不料依姆起身非常困难,直喊痛。她说,“十多天前,拉家里一位老人,稍微用了力,便骨折了,现在走路痛,坐下也痛,躺一下才好一点……”郑忠主任很快为依姆确诊,并安排好了手术时间。

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郑忠主任对骨科疾病有着敏锐的直觉。他回忆说,有一回,该院一位工作人员90多岁的老母亲一年时间里多次住院,经常在呼吸科看到她。他得知这位老母亲被诊断为肺炎,却一直没得到彻底的治疗,他凭借专业的敏感,从骨科角度判断其非常有可能是胸椎骨折引起反复性肺炎,果然,在找准病因后,老人家得到了精准治疗,并很快康复。

近年来,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因骨折来就诊的高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郑忠主任表示,其实很多意外或者重症是可以预防的。

“如果一个人在50多岁或60多岁时骨折过一次,那他以后再次骨折的可能性就更大。我们现在实行比较长期的系统性治疗,在手术后会通过让患者长期口服药和注射药物以防止再次骨折。”郑忠介绍,老年人在骨折发生前是有预防措施的,可以通过查骨密度,根据年龄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预防措施。“但很多人其实是医院就诊,在骨折之前的预防意识比较薄弱,医护医院的患者,接触的面还是太少,这块内容的宣教还需要努力。”幼时看病难,他想当医生为得到手术机会,他夜宿值班室

郑忠主任医院向脊柱微创大师周跃教授学习脊柱微创技术

“小时候扁桃体发炎,经常发烧,父亲凌晨3、4医院,帮我排队挂号。那时候觉得看病好难,就想自己以后可以做一名医生。”或许是因为小时候深刻亲身经历,郑忠主任在高考填志愿时,三个志愿都填了福建医科大学(当时为“福建医学院”),但这样做无疑风险更大,因为一旦未达录取线,三个志愿都将无效,所幸,他如愿进入福建医科大学学习,“那时候每个月国家补贴5元,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补贴20元。”说起那段求学经历,他也十分感谢国家的帮助。

大一时,相比“相对枯燥”的数理化,郑忠主任更喜欢临床科目,医院实习时,书上记载的内容和实践都有了对应,他笑着说:“读书的时候没有临床经验,常常对号入座觉得自己有病。”对于更热衷动手操作的他来说,此后医学不再是书本上的枯燥知识,也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实习医生期间,他为了能多做阑尾手术,本不是他值夜班,他也经常睡在值班室:“很多阑尾炎患者都是半夜急诊来的,我就睡在那里守着。”

年7月至年7月,郑忠主任公派赴加拿大Dalhouse大学医院骨科访问学习,师从加拿大著名骨科教授MichaelGross

在省内乃至全国率先开展多项技术他在骨科收获颇丰

医学是不断发展也是不断需要学习的一门学科。郑忠主任亦是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纵观他的学习培训经历,30年间足迹遍及国内外。年,他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年到年,他先医院显微外科、医院骨科学习班、韩国首尔木瓜酶治疗腰椎间盘微创技术、医院医院肩关节外科、英国伦敦外固定支架技术、医院脊柱及四肢创伤、医院骨科导航技术、医院椎间孔镜及脊柱微创技术、德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年7月到年7月他又作为骨科访问学者到加拿大Dalhouse大学QEⅡ医院学习。

年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

众多的学习经历中,骨科前辈陈国龄教授是郑忠主任的启蒙老师,“刚毕业的时候我就跟着他,国龄主任常常教导我们,无论贵贱都要以病人为中心,如果是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在没有违反治疗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为病人节省费用。”医德外的教导则体现在对手术的高要求上,“我们现在手术都要戴两副手套,以防外面一层手套破了还有里面一层做保护,防止感染,既保护病人也保护医生。”

博采众长又术有专攻。年《经皮穿刺木瓜凝乳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福州市科技局立项,郑忠是该项目总负责人,历经两年多时间的研究,年得出结论,年,《经皮穿刺木瓜凝血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郑忠是其第一作者。据郑忠介绍,利用这种治疗方法不易复发,打一针即可,而传统治疗方法伤口则会长达12厘米。

第一例接受这项治疗的病人当年只有30多岁,20多年弹指一挥间,那位患者至今仍对治疗效果满意,现在身边如果有亲朋好友遇到骨科方面的问题还常常带他们来找郑忠看病。

在郑忠的科室,同事之间氛围显得融洽,他说自己在各地的学习感受,觉得骨科医生基本都比较开朗,大概是由于骨科手术少不了团队之间的配合,大家在长期的工作合作中自然熟悉,交流也多。在问及他选研究生必定要问什么时,他说会问对方为什么想做骨科医生,而去年选了郑忠作为导师的学生表示自己对骨科很感兴趣。回溯郑忠当年的学医状态,也是因为喜爱,如今那个为了能多做手术而守在值班室的小青年已经成长为业内专家,获得的荣誉一项接一项,对于自己日后传授医术的青年们,他也希望青年心中是真的对医学心怀热忱。

年在英国培训

科研项目及成果

年《经皮穿刺木瓜凝乳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福州市科技局立项,担任总负责人;

年《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行全髋置换术不同髋臼安装方法的力学比较》福州市科技局立项,担任总负责人;

年《热休克蛋白27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表达的实验研究》福州市科技局立项,担任总负责人;

年《椎间融合术腰4、5侧方入路的研究》福建省自然基金立项,担任总负责人;

年《高粘度骨水泥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卫生部立项,担任总负责人;

年《纤维环缝合术后生物力学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动物实验研究》福州市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总负责人;

年《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对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福州市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总负责人;

年《脊柱脊髓疾病动物实验研究创新平台的建设》福州市卫生计生系统科技计划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总负责人;

年,《经皮穿刺木瓜凝血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作者);

年,《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髋臼安装方法与生物力学研究》获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作者);

年,国内第一批开始应用经皮穿刺木瓜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后,长期从事脊柱微创工作;

年,国内率先开始腰椎侧路单cage融合的临床及相关研究;

年,前往医院学习椎间孔镜技术,并引进椎间孔镜技术,之后又陆续开展了MED技术;

Mastquadrant微创通道技术,并应用TRIMLINE系统治疗颈椎疾患;

年,率先开展DLIF技术,是国内较早开展此项技术的科室之一;

年,在国内较早开始应用可成骨人工骨粉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年,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微创通道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年,福建首先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修复与重建技术;

年,福建首先开展Vessel-X囊袋加压椎体成技术研究;同年开展脊柱非融合技术,首先在省内运用3D导航、O型臂术中三维成像、术中神经脊髓监护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脊柱疾患的治疗,实现从微创脊柱外科到精准外科的进步;

年,首先在省内开展“可视化”全脊柱椎间孔镜下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二、牛团队工作室主任:郑忠

简介: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年7月开始工作于厦门医院骨科。厦门医院骨科十二区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中西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SICOT学会中国部微创脊柱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微创学组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骨科导航与术中影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历任福建省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分会常委。先后在韩国首尔、北京协和、英国、医院、医院、加拿大Dalhouse大学QEⅡ医院、医院、德医院进修学习脊柱微创相关技术及骨科导航。长期从事脊柱外科基础、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脊柱微创治疗。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部分科研成果获奖。

擅长:擅长人工关节置换、脊柱微创治疗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下午。

团队成员一李超雄

简介:厦门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学硕士生导师,福建省中西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中西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滑脱等的微创治疗。

擅长:擅长运用脊柱内镜、可扩张通道系统治疗腰椎疾患,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腰椎不稳等疾患的微创治疗。

团队成员二魏桂财

简介:医学硕士,厦门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学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脊柱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西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腰腿痛及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教学工作;擅长腰腿痛病例在椎间孔镜下的微创治疗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手术治疗。

擅长:擅长腰腿痛病例在椎间孔镜下的微创治疗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手术治疗。

团队成员三林向全

简介:厦门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福建省中西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秘书、福建省中西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主要从事颈椎病、腰腿痛、脊柱畸形、脊柱骨折等疾病的诊治;擅长脊柱疾病。

擅长:擅长脊柱的治疗

团队成员四林勤

简介:医学硕士,厦门医院骨科住院医师。

擅长:擅长脊柱骨折、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诊治。

“名医风采”往期回顾:

★陈文祯:青丝变白不言悔几代人芳华结硕果

★吴可贵:救死扶伤半世纪医路探索心不老

★慕容慎行:行医六十余载,慕容慎行完美诠释全心全意服务好病

★陈良万:福建“换心第一人”的“心”生

★曹华:白塔下“开心”医者以刀作笔“书写”仁

★陈江:想做种植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医生的资质!“种植大咖”陈江告诉你关于种植牙的那些事!

★陈幸生:为了保孩子90后妈妈弃掉了一条腿,这样的悲剧希望你不要遇上!

★张榕:福建耳鼻喉科的旗手:两块九治好眩晕顽疾、用手法不开药就治好病......他的神奇让你惊叹!

★江家骥:不怕“烦”的医生把每次问诊当首诊

★张怡元:“骨骼4S店店长”张怡元:带你直击关节重生!

★韩涛:手随心动的生死冒险心尖上的手工艺者

★沈翎:一年要看5万名病人,她能做到让每一个病号的家人满意!医院的沈翎主任点赞!

★王川:是外科医生还是一位“美学家”,王川让女性把健康的美继续演绎下去

★张端强:想了解Angelababy变美的奥秘吗?来听听正畸“大腕”张端强怎么说

★陈燕惠:她是最懂孩子的漂亮阿姨

★胡继芬:危重孕产妇遇到她,就是看到了“生”的希望!每当婴儿降生、产妇脱险,胡继芬教授总是倍感喜悦

★毛厚平:宁愿自己“吃”射线,也要把每一例手术做成精品!毛厚平完美诠释医者的工匠精神!

★王耀东:“做医生我讲良心”王耀东用三十五载诠释肝胆本色!

★张仁川:没有刀光血影的心理“解剖”师

★翁国星:医良则相,从医议政都是“心”的选择

★周辉良:专业解“男题”,挑起男科“独立”,周辉良“迎男而上”

★陈捷:作为我省首位男性妇科医生,开我省妇科内窥镜手术先河,陈捷头顶多项第一

★潘建基:“创业”敢为人先,勇攀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制高点

★肖诏玮:老中医肖诏玮巧用“汤剂”辨证医治儿科疑难杂症,编著榕城中医文书留后人

★王彪:修复残损,探索美丽,整形外科王彪主任用手术诠释他的美学理念

★王烈:年均台手术,啃下那么多“硬骨头”的总院王烈主任:每一台手术都好比打一场战!

★朱益华:妙手仁心朱益华只为患者送光明!

★王和鸣:骨伤名师王和鸣:一辈子潜心做好一件事

★蔡而玮:小科室也有大作为,在肛肠科,蔡而玮一干三十年,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用热爱升华价值

★江艺:五百多位肝移植危重病人,就这么被他救活!他是总院江艺,他的“传说”值得一读!

★郑志群:走在妇产科“钢丝”上,一张张新生儿的照片比奖章更令她开心

★林焱斌:从医没退路唯有砥砺前行,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

★王承党:“金钱越分越少,知识越分越多”,他是甘为人梯的医者之师

★李瑞玉:用最真实的行动诠释——努力为病家谋健康!

★梁玮:“有情解病,无声除疾”——医院梁玮行走中的消化内镜领路人

★翁山耕:柳叶刀“披肝沥胆”,守护百姓健康

★陈国龄:半世纪坚守,他只为患者解决麻烦

★季晓林:“做别人的事,学自己的艺”,他是追回时间的神经内科医生

★万建新:8小时之内没有科学家,%的投入才应是常态

★李炜明:小个子也能成“武将”,他是骨科手术台上的“高级木工”

★应敏刚:花甲年岁少年心,抗肿瘤医路无悔

★郑雄伟:为病寻理,解码肿瘤秘密,郑雄伟教授满身智慧

★欧阳奇明:颌面方寸间,仁心仁术见真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zz/15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