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脊柱裂 > 脊柱裂病因 > 瘫子娘疯子爹,744分高考状元被清华录 >
瘫子娘疯子爹,744分高考状元被清华录
假如每个人的人生有难易之分,那么庞众望在出生前,他要经历的人生难度就已经注定了是“地狱级”的——
他有一个下肢残疾,常年需要卧床的母亲,和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父亲。
很难想象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庞众望会面临怎样的困境,雪上加霜的是,庞众望在六岁时,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开局就是“困难模式”,换成一般人可能早早就被命运打垮,但庞众望没有。
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扭转了局势,将原本可能成为“死局”的人生,彻底盘活。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什么叫“寒门之中也有贵子”。
年出生的庞众望,是由外公外婆带大的,毕竟他父母的情况特殊,没办法像正常的父母那样照顾孩子。
庞众望的母亲庞志芹是先天性脊柱裂,从小就被病痛折磨,他的外公庞书强也想过办法医治女儿,但都没有用。
由于她下肢发育不完全,所以经常只能爬行,到20多岁的时候,下肢因磨损严重,不得不截去双腿。
庞书强夫妇一直照顾着女儿,他们希望女儿能有一个归宿,她这种情况想找个多好的家庭他们是不奢望,只要能和女儿做个伴就行。
于是庞志芹26岁时,由父母做主,嫁给了同村的一个男子,这个男子是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只能生活自理,复杂的事情做不了。
所以婚后还是庞书强夫妇照顾庞志芹,她的丈夫则出去打些零工,很快,庞志芹怀孕了。
这个孩子给这个特殊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庞志芹辛苦怀胎十月,在年2月,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他就是庞众望。
这个名字是庞志芹为孩子取的,她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身体还残疾,但她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她给孩子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长大后能够好好学习,众望所归,改变现状。
在外公外婆的养育下,庞众望平平安安的活到了六岁,就在一家人觉得生活有些盼头时,噩耗再次降临到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头上。
庞众望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庞书强拿到诊断结果时,觉得天都要塌了。
他不敢告诉女儿,但那时候庞众望已经懂事,他听到了医生和爷爷的对话,回家之后,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
庞志芹崩溃了,她没想到命运对她如此残忍,竟然连她唯一的儿子都没有放过。
值得庆幸的是庞众望的病可以治,但需要很大一笔费用,靠他们家一个月挣几十块,什么时候也攒不够看病的钱。
为了救儿子,庞志芹决定放下尊严,挨家挨户的去借钱。
她让年幼的庞众望推着自己,一家家的求助,邻里乡亲们都愿意向她伸出援手,很快,她就借到了4万元。
幸运的是,庞众望的手术只用了3万1,并且手术非常成功,年手术之后,他的身体开始好转,住院8天后,他就恢复如常了。
庞志芹激动不已,她将借到钱一笔笔记好,并向他们保证,将来一定会还。
庞众望将母亲的举动看在眼里,病愈之后的他,决定要为家里做些什么。
虽然还背负着债务,但庞志芹还是坚持让庞众望去上学,庞众望明白母亲的苦心,在学校时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从没因为学习让母亲担心过。
不仅如此,他还会利用闲散时间收集废品,虽然这些废品能卖的钱不多,但是这已经让庞志芹十分感动了。
一个只有不到十岁的孩子,要是在正常家庭里,父母都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庞众望却成了一个小小男子汉,想用自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
有子如此,庞志芹怎能不骄傲?
年,庞众望小学毕业,要去邻村读初中,学校离家里比较远,他只能周末回来。
那时候庞众望家被评为了低保户,一家三口每人每月都有15元补助,但庞志芹每周都会给庞众望20元生活费。
庞众望省吃俭用,每周总能剩余不少钱,回来还交给母亲。
虽然庞志芹的身体一直遭受着病痛的折磨,但儿子一天天长大,每次看到他拿着奖状回来,她都会觉得自己吃的苦不算什么。
上了高中之后,庞众望离家更远了,家里平时只有母亲一个人,为了排解母亲的苦闷,他就经常给母亲写信,让外公读给妈妈听。
每次听到儿子关心自己的生活,分享他在学校里的趣事时,庞志芹都觉得幸福感满满。
这些年庞志芹的丈夫在亲戚家打零工,她也会做些针线活,虽然挣的不多,但能勉强够一家人吃喝。
有多余的钱,庞志芹就攒起来,当年借给她钱的好心人她都记得,这些年来,她也一直在一点点的还债。
当最后一笔钱还清的时候,庞志芹觉得人生一下开朗了很多,她的重信守诺也给庞众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庞众望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独立自强的谦谦君子,庞志芹功不可没。
庞众望上高中时,学校得知他家的情况,不仅给他免除了三年学费,还会定期给他补助。
在父母的殷切期盼、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学校的善解人意下,庞众望更加感受到,自己只有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对得起他们对自己的爱护和教育。
而他家里一墙的奖状,就是庞众望给父母和老师最好的回报。
随着高考来临,学业越来越紧张,一向成绩优异的庞众望压力也开始大了起来,他的目标是清华大学,这么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能有个结果了。
年6月7日,庞众望和全国各地的高考学子一起踏进考场,6月23日凌晨,庞众望查到了自己的分数——分。
再加上他参加了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庞众望的高考分数能再加60分,也就是说他最后的成绩是分,荣获那一年河北沧州的理科状元,顺利被清华录取。
此消息一出,庞众望的老师和家人都激动不已。
但庞众望自己却觉得没有发挥好,说要是能再多考10分,他就不用清华给他加分了(高考满分)。
出成绩那晚,庞志芹一夜未眠。
儿子如此优秀,她本就十分自豪,可她也知道,庞众望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吃了多少苦。
虽然庞志芹没上过学,但她看过新闻,知道分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他这些年除了学习,就是在想办法赚钱养家照顾母亲,能走到今天全靠自己的努力。
身为母亲,庞志芹能给庞众望的帮助并不多,这个家庭对于庞众望来说不仅不是避风港,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有些“拖油瓶”。
但庞众望从未抱怨,他爱父母,爱这个家,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母亲在,他就有前进的动力。
那一年,庞众望不仅是庞志芹的骄傲,还是学校和县里的骄傲。
成绩公布后没几天,镇里专门派人到庞众望家帮他装修房子,一应设施全部备齐,记者们也来到庞众望家里采访。
随着舆论的发酵,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庞众望的故事,大家被他的坚强感动,不少好心人表示愿意资助他上大学,也愿意为他的家庭提供帮助。
庞众望对大家的善意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不过所有的资助捐款他都婉拒了。
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接受捐款,他很从容的说道:
“大家没有必要资助我,从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我知道,每个人赚钱都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自己能过得下去,虽说大家都说这钱是给我们的,但心里总觉得是欠的,高中的时候,已经欠了很多了,现在家里的欠款都还完了,我们更希望自食其力。”
庞众望的母亲也告诉记者:
“之所以拒绝资助,是因为我们暂时不需要,自己能够解决。有的人比我们还要困难,捐给他们不是更好吗?”
庞众望和庞志芹一样,他们从没有因为贫穷而自卑,也没有盲目接受无功之禄。
在他们看来,靠自己双手吃饭,才是正经的路。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年9月,庞众望踏进了清华的校园,还见到了校长邱勇。
清华很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