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学员在哪里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在这里

为找到更多的神奇学员,纽特冒险小队前往十三朝古都西安,在这个人杰地灵的三秦大地上,在这个骊山灞水旁,在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神秘的军校里,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高等学府——火箭军工程大学发现了5名神奇学员。这是继第四军医大学、南京政治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陆军军官学院、镇江船艇学院之后,找到的第8波神奇学员,他们个个都是90后,身怀绝技、德才兼备,颜值与实力俱佳。一起来揭秘这些将执掌大国长剑的神剑骄子的神秘面纱吧!

“出彩90后”博士研究生张俊杰

:年8月,张俊杰作为军队唯一一名本科学员站在了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领奖台,受到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接见。他还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军院校数学建模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写得了SCI论文,做得了模型,获得过设计专利,拿过全国英语竞赛冠军。在火箭军工程大学有一位90后的博士研究生,他是同学眼中的标准学霸。他今年年仅24岁,却已实现本硕博连读,其事迹作为“出彩90后”典型已列为中央级媒体宣传对象。

“其实,我入学的时候在献身国防志愿书上就写下要造出最先进的武器,但是现在我觉得对武器来说,基础科学的研究要需要花更大的精力,所以现阶段的梦想就是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一些突破。”张俊杰如是说。为此,他和同学们共同研究了“某液位测量系统”,利用物理学上的驻波对液面高度进行测量,比传统测量方法更精准,此研究成果获得全军物理创新大赛一等奖。

怎样让自己的研究成果为部队服务呢?张俊杰和同学们讨论着要利用这套测量系统来实时测试导弹阵地的水位变化,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硕士期间,张俊杰独立承担有关装备使用寿命和贮存稳定性的多个选题,不断地理论论证、探测实验,先后在业界权威期刊《欧洲物理杂志》和《中国物理C》上发表两篇论文,获得这个领域专家的认可。他还加入学校的航模队,和同学们一起在蓝天放飞梦想。

: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只有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才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全国美德少年”吕希庆

:年度吕希庆获评燕赵都市报“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入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还被拍成电影《亲爱的课堂》在全国公映。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切接见了吕希庆,并号召学习吕希庆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员吕希庆自幼就是一个品德高尚、充满爱心的孩子,上小学时,主动帮助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的刘晓同学。他背着刘晓同学上厕所、帮助其打饭、上下楼梯、抄笔记、交作业,从小学到初中,一背就是八年,他瘦弱的肩膀成了刘晓的“大靠山”,热心的吕希庆被人们誉为“校园雷锋”,其先进事迹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如今,已成为家乡征兵形象大使,大街小巷宣传栏、广告牌上都是他的靓照。

:选择了军营,就要甘于奉献;穿上了军装,就要珍惜荣誉;走上了战场,就要冲锋陷阵。我要避开曾经的光环,从零开始,当一个好兵!

“馒头哥”沈丹瑶

:沈丹瑶是同届学员中录取分数最高的一位。入校以来,先后获国际数学建模二等奖、全军军事建模三等奖、省数学竞赛二等奖,参加全国智能车设计大赛获西部赛区三等奖,陕西省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在各种考试中也屡屡创造“传奇”。事迹在《解放军报》中国军校版刊登。

:说哥不是哥,她却是个传奇。在火箭军工程大学年度评选出的学员标兵中,有一名女学员十分抢眼,她就是该校三旅学员沈丹瑶。之所以抢眼,不仅因为她是“十大学员标兵”中唯一的女学员。别看她个子小,可饭量一点也不小,特别是在新训的时候,一顿吃五个馒头的她在新训旅出了名。有一次拉练,带训的班长特意嘱咐炊事班“多给她俩馒头”,“馒头哥”的外号由此而来。

入学第一年就获得“专业首位”而受到表彰。谈及奥秘,她沉思片刻说:“进了大学才真正是学习的开始,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扎扎实实把基础打牢……”

她爱折腾,对于数学建模竞赛,很多大一新生都望而止步,可她却勇往直前,先后3次报名参赛,从初次的“一片空白”,到后来夺得省、全军、国际等,她坦言每次参赛都有不同的收获,自己很享受学习的过程。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大家劝她不要瞎折腾,可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可她拍着胸脯说:“相信哥,可将创造神话!”果不其然,她不仅在学期考试中名列前茅,还在竞赛中拿到了省二等奖。

:平静的港湾练不出强悍的水手。不要迷恋“哥”,“哥”只是流的汗水比别人多。

“藏族飞人”李闲

:作为唯一一名学员代表,参加火箭军第一次党代会,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学员旅评为“砺剑成才”标兵。

:李闲是火箭军工程大学唯一一名藏族学员,从小在高原成长的他有着超越常人的耐力,他有像风一样的速度,在年学校“五一”运动会男子米预赛中,他以2’07”97的成绩,打破保持9年之久的校纪录;决赛中又出现惊人一幕:他以2’05”91的成绩成功刷新自己刚创造的校纪录;在他最擅长的男子米项目中,他连续3年蝉联该项目第一。李闲爱助人为乐,他发挥自己体能好的特长,经常帮助体能弱的同学进行“补差”训练。平时,他认真观察每一名同学的身高、体型以及训练时的特点,仔细分析每个人的体力、耐力和心理状况,并据此量身制订训练计划。

有一名学员体型偏胖,对5公里跑有恐惧心理,曾多次要求放弃训练。对此,李闲不仅经常陪着他练,有时还在测试中故意把秒表调慢,让他看到自己一点一点地“进步”,以此增强其继续锻炼的信心。

“过高墙要手臂用劲拉,而不是用脚蹬,用脚蹬容易使身体重心下沉……”米障碍训练是部分学员“头痛”的课目,李闲对每个项目如何正确发力、什么时候发力等都进行认真研究,并给大家作示范讲解,让同学们更加科学地训练。

:要为西藏建设和民族团结多做贡献。

“金牌主持”蒋敏

:年该校学员标兵中唯一的女学员,荣立三等功一次,主持《学员锐观》深受官兵喜欢,作为魅力女兵登上《解放军生活》杂志,被评为学校优秀兼职骨干。

:她阳光向上,集颜值与气质于一身,他把军校四年当成厚积知识、奠基人生的四年,为培养自己能说会写的能力,在机关兼任数职,作为是校园广播站、政工网金牌主持,她经常因采访、主持、播音、讲解在校园奔波,她还参加学校“砺剑杯”辩论赛,作为四名辩手之一挺进学校决赛,撰写的多篇文章在《火箭兵报》上刊登,两篇文章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从小缺乏运动细胞的她,经常自我加压,报名参加运动会,取得网球三级裁判证,在总部毕业联考中有3项成绩达到优秀,她坦诚率真、助人为乐,连续3年担当学员兼职骨干,被学校评为优秀兼职骨干。

:舍得。

《神奇学员在哪里?》往期回顾:

神奇学员在哪里?第四军医大学的在这里(第一波)

神奇学员在哪里?南京政治学院的在这里(第二波)

神奇学员在哪里?理工大学的在这里(第三波)

神奇学员在哪里?信息工程大学的在这里(第四波)

神奇学员在哪里?电子工程学院的在这里(第五波)

神奇学员在哪里?陆军军官学院的在这里(第六波)

神奇学员在哪里?镇江船艇学院的在这里(第七波)

作者:火箭军工程大学钟福明、李佳、马博宁

编辑:微粒、长城

本平台欢迎广大军队和武警院校官兵、国防生高校师生、曾在军校和向往军校的军地朋友,以及军校官兵家属投稿。邮箱:zgjxwxpt

.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dwh/8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