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脊柱裂 > 脊柱裂饮食 > 脊柱发育事关一生家长这5个动作会伤 >
脊柱发育事关一生家长这5个动作会伤
前几天,有位妈妈在后台问了萌医生一个问题——宝宝到底能不能竖抱?竖着抱,会影响小宝宝的脊柱发育吗?
说实话,有这样疑惑的妈妈不在少数,毕竟,脊柱问题可是直接关系到一辈子的体态和生活状态的。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宝宝脊柱健康的话题吧!
当然,在解答宝宝脊柱发育问题前,萌医生得先和大家来聊聊宝宝脊柱发育必经的几个重要阶段。
01
宝宝脊柱到底是如何发育的
通常情况下,宝宝在1岁内,会经历3个脊柱发育阶段。
●当宝宝刚出生时,脊柱的弧度会呈现一个C型,脊柱基本没有支撑力;(左1)
●当宝宝3个月左右,脊柱会出现第一个生理弯曲——颈部脊柱前凸,部分宝宝会出现抬头动作;(左2)
●当宝宝6个月左右,脊柱会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胸部脊柱后凸,这时候,部分宝宝会出现坐立动作;(左3)
●当宝宝到1岁左右,脊柱会出现第三个生理弯曲~腰部脊柱前凸,大部分宝宝会出现行走动作;(左4)
在这3个阶段中,宝宝的脊柱将逐渐从C型形成S型,最终达到成年人的脊柱发育标准,但要想等宝宝脊柱发育彻底固定下来,则需要到6~7岁左右。
在宝宝脊柱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如果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长大后就有可能出现脊柱侧弯、驼背等现象。
这些现象如若早期不发现,后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宝宝的身高、体态,严重的还会影响宝宝的心肺功能。由此可见,想要避免脊柱出问题,咱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须足够的重视!
02
这5种不良习惯
严重伤害宝宝的脊柱发育
1.错误竖抱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无论是喂奶、哄睡还是拍嗝,都少不了抱这个动作,尤其是在拍嗝的时候,竖抱几乎是最常见的抱姿。
但关于竖抱这件事儿,很多家长都存有疑虑:宝宝多大能竖抱?过早竖抱会不会伤害宝宝的脊椎?
事实上,竖抱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年龄限制,因竖抱影响宝宝脊柱发育的根本原因,不是年龄,而是错误的竖抱方式。
正确做法:
家长在竖抱宝宝的过程中,至少要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和脖子,用另一只手托起宝宝的屁股;
竖抱过程中,可以让宝宝的头搭在大人的肩头,将宝宝的头部、颈椎、脊柱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3个月内的宝宝脊椎还比较脆弱,竖抱时间尽量不宜过长;
2.过早训练坐立、站立、走路
正常情况下:宝宝6个月左右才会坐;7~8个月左右才能在大人的帮助下逐渐尝试站立;1岁左右才能慢慢地学会行走。
过早训练宝宝的大运动发育,宝宝的腰背还不足以支撑宝宝的身体,脊柱很容易会受到压迫,甚至造成损伤。
正确做法:
无论家长是出于为宝宝着想,还是攀比心理(尤其是看到邻居家小孩很早会坐、会站),都不要急于去训练宝宝坐立或站立,建议还是要遵循宝宝大运动的发展规律,慢慢来。
3.不正确使用背带、腰凳
背带、腰凳是很多家长们带娃出游的必备神器,但如若选不对,用不对,同样会对宝宝脊柱造成1万点伤害。
萌医生曾在街上看过一些家长用背带/腰凳带娃,由于坐垫部分太挤,宝宝关节得不到支撑,导致宝宝坐在腰凳/背带上,腿部整个是直垂下来的,明显看出宝宝坐着并不舒服。
正确做法:
宝宝坐在背带/腰凳上,腿部应呈青蛙腿样式,并非垂直状态;
3个月内的婴儿在使用背带/腰凳时,家长需要确保能看到宝宝,随时观察宝宝的状态,尤其要注意,避免让宝宝头部埋进妈妈胸口,容易引起窒息;
背带/腰凳需要有足够的支撑力,背带的布料不需要太有弹性;
最后,背带和腰凳的安全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建议慎选。
4.危险运动
陪孩子做游戏、增进亲子关系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像一些高难度游戏,如:举高高、骑大马、翻跟头、手拉手转圈圈…真的不建议陪宝宝玩。
这些游戏,或许很受宝宝的喜爱,但万一你失手没拉住,给宝宝甩飞出去、宝宝胳膊用力不当脱臼了、亦或是宝宝翻跟头伤到脊椎、骑大马不幸摔下,这些问题给宝宝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可逆的!
正确做法:
家长平时在陪伴宝宝的过程中,给宝宝读读绘本、唱唱儿歌,或做一些有助于宝宝早教发育的小游戏,远比玩这些危险游戏要好的多。
5.不正确的坐姿
在引导宝宝学坐期间,有两个姿势是不建议宝宝长期尝试的,其一是W坐姿,其二就是跪坐。
W坐姿,的确和其他坐姿相比起来会舒服很多,但长期如此,有可能导致宝宝脊柱前凸(这个观点可能存在争议,但是,W坐姿肯定不利于核心肌群力量发育,咱们以前也说过)。
而长期跪坐对脊柱的影响比较确切,跪坐时,宝宝的身体慢慢就会向前倾,时间久了会影响脊柱。
正确做法:
生活中可以训练宝宝盘腿/半盘腿坐、直腿坐…当然,也鼓励这些坐姿轮换着坐,不建议长期一个坐姿。
03
发现宝宝脊柱问题
只需学会这6招
既然生活中有那么多可能会影响宝宝脊柱发育的不良习惯,家长在改善宝宝生活习惯的同时,也要学会判断宝宝的脊柱发育程度。
哪些现象说明宝宝的脊柱发育不正常?通常,咱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测。
1.脱去宝宝上衣,观察宝宝两肩是否是水平的,如果出现高低肩的现象,则要注意脊柱侧弯的可能;
2.让宝宝伸直膝盖,上身弯腰至90°,双臂自然下垂,观察宝宝两侧的肩胛骨是否有隆起或两侧不对称的地方,并用手指检测宝宝的脊柱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3.让宝宝站直,伸开两臂,如果两臂伸展的长度高于宝宝身高长度5cm,则要考虑脊柱侧弯的可能;
4.让宝宝下蹲,观察宝宝的身体是否向某一侧倾斜;
5.观察宝宝腰部皮肤是否出现褶皱或严重凹陷;
6.让宝宝躺平,抓住宝宝的脚踝,观察内侧凸起的骨关节是否位置平行,如果出现下肢不等长的情况,也存在脊柱侧弯的可能。
一旦发现宝宝有上述任意现象,医院做进一步检测。医生会根据前屈实验、脊柱X线检查、磁共振(MRI)等方式来判断宝宝的脊柱侧弯程度,进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不同脊柱侧弯程度的治疗方法
度数
程度
治疗方案
小于10°
轻微的脊柱失衡
一般不需要治疗
10°~20°
轻度侧弯
一般也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在坐姿、站姿和平时的体态习惯上注意,不然很容易逐级递增度数。
20°~40°
中度侧弯
必要时需佩戴矫正器,并联合康复训练。
超过40°
严重的脊柱侧弯
这时就需要考虑手术进行矫正了。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游鱼
责任编辑:游鱼
撰文: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