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适宜技术五

头部白癜风图片 http://m.39.net/news/a_5639547.html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

1.攒竹(天门):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也称开天门。

2.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

3.太阳:眉梢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寸。用两拇指桡侧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方向推运为泻。

4.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边蘸水边自上而下刮。

5.腹:即腹部。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6.脐:即肚脐。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用指或掌摩,称摩脐;用拇指和食、中指抓住肚脐抖揉,亦称揉脐。

7.丹田:脐下2-3寸之间。用揉法揉称揉丹田;用摩法摩称摩丹田。

8.脊柱: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用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9.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用食中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下七节骨;用拇指桡侧缘自下而上直推称推上七节骨。

10.龟尾:尾椎骨端。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11.脾经: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脾经,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亦为补;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两者统称推脾经。

12.肝经:食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两者统称推肝经。

13.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14.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两者统称推肺经。

15.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两者统称推肾经。

16.大肠: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自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的桡侧为清,称清大肠。两者统称推大肠。

17.小肠:小指尺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沿小指尺侧缘处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为清,称清小肠。两者统称推小肠。

18.胃经:拇指掌侧第一节。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两者统称推胃经。

19.四横纹: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用拇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

20.板门:手掌大鱼际处。指端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本穴还常用割治法治疗疳积。

21.内八卦:为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到中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径所作的圆。用运法,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内八卦或运八卦。

22.二扇门:手背第三掌指关节近端两侧凹陷处。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23.外劳宫: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

24.三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向肘为大推三关。

25.天河水: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直上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26.六腑:前臂尺侧边缘,自腕横纹直上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附:小儿捏脊疗法

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图4)。此法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二指捏法与三指捏法均可。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推脊法:

用食、中指(并拢)面自病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推脊法。此法适用于高热。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投稿信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hl/14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