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里尿床怎么办

一、危害与定义

夜里尿床,临床称为夜间遗尿症,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症,其一方面会对患儿的心理发育和社会行为造成影响,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行为;另一方面还会给患儿家长带来压力和困扰。

但并不能一发现孩子夜里尿床,就认定孩子是夜间遗尿症。根据国际儿童尿控协会于年制定的定义:夜间遗尿症为年龄>5岁(一些儿科学指南中为3岁),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漏尿现象,至少每周2次并持续≥3个月。

二、儿童遗尿症的原因

夜间遗尿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

1.睡眠觉醒功能障碍:“夜间尿意——觉醒”是一个随年龄增长和神经发育而逐渐完善的过程,正常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这一神经反射才能发育成熟,从而在出现尿意后促使大脑皮层觉醒并起床排尿。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滞后,导致排尿中枢和大脑未能有效地建立联系,使“夜间尿意——觉醒”这一反射存在缺陷,从而出现患儿在睡眠状态下排尿的现象。

2.夜间多尿:部分遗尿症患儿的肾脏在夜间产生大量的尿液,超过了最大膀胱容量导致夜里排尿。这可能与夜间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有关。

3.膀胱功能异常:主要是夜间膀胱逼尿肌过度兴奋导致排尿次数多。

4.家族遗传;

5.其他:糖尿病、抑郁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等也可能与遗尿症相关。

三、检查项目:1、尿常规(排除有无尿路感染);2、泌尿系彩超及残余尿量测定(排除有无泌尿系统畸形)。3、有条件的可考虑脑部MRI(排除有无下丘脑及垂体病变)、骶尾部MRI(排除有无脊柱裂、及骶尾部神经病变)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有无膀胱功能异常)等。

四、治疗

(一)教育和引导。由于本病可呈自限性,部分患儿随年龄的增加症状可逐渐消失,治疗时应首先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对于6岁以前的患儿一般可不采取药物或其他特殊治疗。1.首先要告知患儿夜间尿床不是孩子的错,避免指责,鼓励患儿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保证患儿的每日正常液体摄入量,白天不必限制其饮水,睡前3~4h可适当减少液体人量。3.督促患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4~7次/d)。4.建议家长用日历详实记录每晚遗尿发生次数,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和判断疗效。

(二)正确的夜间唤醒方法

1.唤醒时机:不要随意唤醒患儿排尿,应当在膀胱充盈至即将排尿时将其唤醒。通过这种方法强化“夜间尿意——觉醒”的神经反射,缩短遗尿的持续时间。可参考以下方法判断膀胱已充盈可唤醒患儿排尿:①患儿在安静睡眠中突然出现翻身或其他燥动表现;②根据以往患儿出现遗尿的时间规律,在即将遗尿前唤醒其排尿。为使遗尿出现的时间较规律并方便家长掌握唤醒时间,可要求患儿在生活上实行“三定”原则:晚饭定时、睡眠定时、晚饭至睡前饮水定量。在“三定”的原则下,夜间相应时间所产生的尿量相对稳定,遗尿出现时问也将相对固定。2.清醒状态下排尿:将患儿从睡眠中完全唤醒至清醒状态排尿。

若连续采用上述方法2~3个月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可以考虑联合药物治疗。注意事项:药物治疗前检查项目中1和2必须完成。

(三)药物治疗

1、去氨加压素

去氨加压素是一种抗利尿激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遗尿症的常用药,尤其适用于夜间多尿的遗尿症患儿,一般需连续用药至少3个月。注意事项:醋酸去氨加压素的不良反应较少,长期用药较为安全,但在大量饮水后服用可造成水中毒、低钠血症。因此,为保证用药安全,家长需要将患儿晚饭后至睡前液体摄人量控制在ml以内,直至第2天清晨。

2、抗胆碱能药物

当去氨加压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索利那新或托特罗定)治疗,尤其对合并夜间逼尿肌过度活动的遗尿症患儿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用药方法:睡前口服。注意事项: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便秘和排尿困难等,因此用药期间一定要嘱患儿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家长也应注意观察患儿的排尿、排便情况及是否伴有发热,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随访及复诊

(一)随访时间

目前对于遗尿症患儿治疗后的随访时间尚无统一标准,根据临床经验,可每1~2个月进行1次门诊随访,连续随访6月~1年。

(二)随访内容1.病史询问:①了解患儿夜间遗尿的发生频率有无减少;②患儿和监护人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夜间唤醒方法;③若使用药物治疗(首次随访时间为1个月),需询问服药是否规律,是否出现了相关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用药种类和剂量。2、检项目查:①尿常规,②泌尿系彩超+残余尿量测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hl/15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