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义表示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一直聚焦“量”的保障,而忽视了“质”的保障,农作物中的铁、锌、维生素等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国际水平

自2011年以来,“国际生物强化”项目开发的高维生素a原木薯、高维生素a原玉米、高铁豆类、高锌小麦等生物强化品种通过传统育种的方式,已经满足农艺性状要求,并在尼日利亚、刚果、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地区成功推广

微量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靠人体从食物中摄入如果这些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或失衡,则会使人健康受损,也就发生了隐性饥饿

由于隐性饥饿并非是吃不饱饭,所以通常很难被发觉,但其危害却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它会直接导脊柱裂脑积水并发症致出生缺陷及发育性残疾,增加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危害儿童青少年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及成年人的健康,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致使贫困局面恶化,限制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隐性饥饿不仅是贫困地区存在的问题,在新兴和高收入经济体中也频繁出现

原标题:微量营养素不足危害健康 用什么喂饱“隐性饥饿”?

为此,专家呼吁要以营养敏感型农业为核心优化农业和粮食系统,形成以人类健康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最终解决我国人群隐性饥饿和营养失衡问题

【1】【2】

——新闻缘起——

下一页

粮食安全重“量”更应重“质”

“隐性饥饿”危害不容忽视

最近,由联合国三大粮农机构联合发表的《2015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指出,如隐性脊柱裂今7.95亿的世界饥饿人口数量比1990年至1992年期间减少了2.16亿,降幅为21.4%虽然抗击饥饿的成果显著,但是,另外一种因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导致的“隐性饥饿”却正在悄悄地危害人类健康中国农科院范云六院士在日前召开的第53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指出,全球每年约10万孕妇因缺铁性贫血而死亡,我国维生素a和锌缺乏每年导致大约100万幼童死亡,叶酸缺乏导致约25万新生儿严重残障,因营养不良而导致的劳动力损失将占一个国家gdp的3%到5%……

据记者了解,始于2004年的中国生物强化项目也已获得了富含微量营养元素(铁、锌、类胡萝卜素)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新品种或品系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春义介绍说,最近我国在叶酸生物强化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脊柱隐裂性进展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球约有20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威胁,在中国问题也同样严峻多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依然存在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并存的突出问题,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的亚健康人群数量庞大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占死亡原因的比例将达79%这已经成为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素质的巨大障碍

据介绍,国际上早在1994年左右就开始寻找解决隐性饥饿的途径,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发现农作物营养强化是改善人群维生素以及铁锌等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最佳手段和途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中心自2004年起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国际生物强化”项目

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人们儿童脊柱裂图吃饱饭基本上不是问题了,但吃饱并不等于吃好例如,尽管目前小麦产量逐步提高,其平均铁锌含量仅为每公斤20毫克,与成人每天所需铁锌量45毫克的标准相差甚远

“分子辅助育种、基因组辅助育种等技术的应用,结合代谢组学和表型组学,能非常有效地实现食品营养强化”张春义表示,“同时,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和大数据处理系统诞生,基于分子设计的个性化作物育种将成为生物强化的趋势”

——核心关注——


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
白癜风好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hl/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