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648分考生的故事让人泪奔了

6月26日,一则“甘肃残疾考生带母上学求宿舍”的文章火了!

文章的主人公魏祥,甘肃定西一中的学生,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完全瘫痪,年爸爸患病早逝,留下年幼的他和妈妈相依为命。

在妈妈的悉心照料下,魏祥艰苦求学,终于在今年高考中,以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

只是,魏祥行动不便,妈妈只能去北京陪读,不得不辞掉工作,母子俩承担不起在北京的生活费用,于是,魏祥提笔给清华大学招生办写了一封信,希望清华能给予他们母子俩一间陋室。

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

后来,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在网上看到了这份真挚诚恳的《请求》,当即在文章下面留言:

再后来,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给魏祥正式回了一封信,看完已是热泪盈眶:

昨天到今天各大媒体争相报导此事

?

?

?

为什么所有媒体都争相报道,有个网友的评论给了很好的答案:母亲诠释了什么为母爱,儿子也用行动证明了身残志坚,学校也给予了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人之常情和人性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散二少爷)

很多人说,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能考上名校甚至成为高考状元的,大多是“学得好+家境好”的学生。

曾经有一位清华大学生描述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的典型形象:

出身城市,

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

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

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

这个描述,和现实相差无几。

看一下今年各地的高考状元:

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享受大城市里的教育资源,对自自我认识非常清楚,学有余力;

陕西高考文科状元,喜欢打篮球,热衷健身,英语说得溜,还曾去美国游学半年;

天津高考文科状元,家境好,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有规划,有想法,但不会过多干涉;

……

家境优渥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从小就能享受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而家境贫寒的孩子,要想上名校,却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吃更多的苦头。

出身贫寒的学子,好像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有人却偏偏不信这个理,不仅没输,还跑赢了。

现在,清华大学已经为魏祥母子准备好宿舍,在清华就读期间,魏祥母子住宿费全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魏祥小小年纪虽然吃尽了人间苦,但老天却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希望之窗。

学子自强不息,大学厚德载物。

魏祥,希望你勇往直前。

“生活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

有些人承受着比你更多的痛苦,但他们却比你更努力,比你更优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的不公。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青岛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gkl.com/wahl/8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