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脊柱裂 > 脊柱裂症状 >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你必须知道的基本常识 >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你必须知道的基本常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组份(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侧方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或)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腰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根据突出程度可以分为: 1、椎间盘膨出(bulging):最轻微。椎间盘纤维环环状均匀性超出椎间隙范围,椎间盘组织没有呈局限性突出。 2、椎间盘突出(protruded):中等。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移位超过椎间隙。移位椎间盘组织尚与原椎间盘组织相连,其基底连续部直径大于超出椎间隙的移位椎间盘部分。 3、椎间盘脱出(extruded)重度。移位椎间盘组织的直径大于基底连续部,并移向于椎间隙之外。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块大于破裂的椎间盘间隙,并通过此裂隙位于椎管内。 临床表现 (1)腰部疼痛 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2)下肢放射痛 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3)腰部活动障碍 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4)脊柱侧弯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5)下肢麻木感 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6)患肢温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 主要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是腰椎退行性改变;外因则有外伤,劳损或过劳,受寒受湿等。另外与年龄、身高、遗传、妊娠、吸烟:糖尿病等有关 常见诱发因素 ①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②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③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④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⑤职业因素,如长期开车、需久坐者,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⑥受寒与潮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和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人群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有一定的倾向,一般来讲好发于以下这些人: 年龄方面:本病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整个发病人数的75%以上。虽然这个年龄段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但是椎间盘的退变已经开始了。 性别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这是由于男性在社会工作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大于女性,腰椎间盘负荷亦长期大于女性,从而导致男性诱发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 职业方面: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以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多见。此外,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亦有相当大的比例患病。 环境方面: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比较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据统计,常年从事矿井井下作业的人患病率的比例较高。 其他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呢?目前尚没有最后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些腰椎先天性发育不良的人,如脊椎侧弯,先天脊柱裂患者等,同时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 此外,如孕期妇女,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导致体重突然增加,加之肌肉相对乏力及韧带松弛,是诱发本病的危险时期。 辅助检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