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脊柱裂 > 脊柱裂症状 > 宜兴人物独创脊柱正骨疗法葛 >
宜兴人物独创脊柱正骨疗法葛
葛兆登
」人物介绍
葛兆登,年出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工作。善针灸、脊柱正骨。江苏宜兴创办葛氏脊柱特色门诊,擅长颈肩腰腿痛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治疗。
采访笔记他把手从颈椎沿着脊椎一路捋下去,在胸椎某处,在腰椎某处略停一停,然后继续一路下到尾椎,然后在肋骨,胸廓,大腿一摸直至足部,“有胸闷吧,有头晕吧,很久了吧?”他往地上丢一本薄薄的小簿子,“踩上去,踩两分钟。”两分钟后,持续数周的胸前烦闷不知不觉驱散了,我问,你到底对我做了些什么?
宜兴正骨整脊医师葛兆登,70后。他的病人多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
子承父业,中学的时候,他就展露身手,为校长点刺放血治好麦粒肿,高中毕业一次同学聚餐,他第一次为一个腰扭伤患者治病,换了五元钱车费,“后溪透合谷,至今还记得。”
他看书的时候,从不躺着,靠着,一张方凳,正襟危坐,大部头的医书撑在桌上,一页一页翻,“干这一行,知道哪种姿势会给你颜色看。”
现在每天,他只看半天病人,下午是留给女儿和家庭的,“还有游泳,每天雷打不动。晚上再读两小时书。”他其实已经很好地驾驭了自己的生活,学会分配他的脑力与体力,为他的“巧匠”注入鲜活的能量。
“经常有神来之笔,我治病是看整体的,脊柱问题就是一个整体,从颈椎到足弓,环环相扣,我像一个侦探,靠触诊,问诊,找出蛛丝马迹。然后该针灸就针灸,该整脊就整脊。”
有病人从香港赶来找他,“忙活半天,斜颈的恢复总不利索,我看病总是一次过,这下真的犯愁了,后来在大腿部找到痛点,一击命中。病人欢喜而去。”
他坦言与传统科班所学有太多不同,他的诊断极细,一个小时之后,治疗诊断结束,病人也好的七七八八。“这是我的工具,一条毛巾,一个小枕头,甚至是一叠文稿纸。”
他说,脊柱病其实是贯通病,“五十岁的中年妇女,治好了颈椎,多年的尿失禁也治好了,其实,正骨医生谋的就是一种平衡。”
从广州到回到宜兴,他算是享受着岁月安稳,不过,他坦言,如果还有机会,愿意有新的尝试,比如康复产品,比如把视线转向普罗大众。
有人从身边飘过,他说,骨盆右侧高了,“习惯了,职业病。”他的女儿七岁,在他的诱惑下,也开始看骨,“左边高,右边低,分毫不差,我们家的人,都有火眼金睛。”
行医起源谈起针灸,葛兆登说感恩于父亲,父亲年代就在上海做生意,是最早的一批电缆经商者,生意不错,家庭条件也不错,但是父亲却想着家里两个儿子的前程,放弃了生意回乡,居然半路出发,学起了医。
而学医的机缘,来自哥哥的头疼病——顽固性的头疼,发作起来头疼欲裂,像是要炸开一般,父亲带着哥哥辗转多处求医问药,最后被推荐到上海的一个弄堂里,施诊的人叫赵天才,并无行医执照,只用祖传的方法——当时寒冬腊月,哥哥穿着厚厚的棉衣,老先生就隔着衣服下针,看着半真半疑,针扎进去,痛,年幼的哥哥鬼哭狼嚎,但是一个疗程后头疼明显改善,父亲惊奇,又继续治疗两个疗程,哥哥的顽疾治愈。
这应该是引起父亲学习针灸的初心,既然弃商回乡,就要学一门安身持家的本领,父亲便开始学习中医。“他自学针灸,医院里的医生拜师。我认为他天资聪颖,没过多久手法渐渐成了,医院里的。”60岁时,父亲考取了行医执照,开了诊所,以传统纯粹的针灸,在官林地区远近闻名。
家中医馆的氛围影响了兄弟俩。“病人来时痛极,由人搀扶着才能走路,父亲几根银针下去,病人可以行走自如,这可是神奇了。而父亲有心点拨讲解,言传身教,中医的熏陶已是潜移默化。”父亲也给兄弟俩背穴位图、背汤头歌诀,这些中医基础知识,葛兆登在中学就开始学习了。
葛兆登提及一桩少年时的趣事,记忆犹新。高考刚结束,有同学打电话来请他去做客,不巧父母不在家,自幼没有零花钱的他没有路费出门,这时候来了一个病人,说腰疼得受不了,父亲又不在,当时他的胆子也大,跃跃欲试,“我判断是急性腰扭伤,在后溪扎了一针直透合谷,很快病人疼痛立消,还给了五元诊费,这五元钱正好当了路费。”这并是葛兆登第一次独立行医,早在学校里,校长得了麦粒肿,让葛兆登医治,他便刺络放血,半小时后就明显缓减。
葛兆登原本报考的是无锡江南大学计算机专业,而此时哥哥已经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年后他辍学去广州投奔兄长,一边复习功课,最后也考取这所大学,“我哥嫂都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我和太太也是。”这一家人与中医的缘分深如许。
葛兆登读的是中医内科,“原本以为针灸推拿是中医末技,读内科能逃脱工匠的嫌疑,可是现在回头看看,大多数学院出身的内科中医,已经脱离了真正的中医传统,既缺乏中医的资质和底蕴,更可况责任和慧根了。我觉得,学中医内科要有大智慧,自己水平达不到,本身的兴趣也在针灸,后来还是干了正骨和针灸。”
在临床学习中,葛兆登发现颈肩腰腿痛患者的治愈效果并不好,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前辈们的资历如此之高也仅限于此,那将来的出路在哪?当时,广州军区龙老前辈在办正骨学习班,他有空就去学习,回来和家人相互探讨、交流。不过,他渐渐发现,首诊的病人效果不错,但几次之后效果越来越微小。完全治愈的成功率越来越低,心里就打了问号,为什么?
“整体重视不够,中医讲整体。如下盘是上面的基础,一个人的下盘倾斜得厉害,而只调上面,这是很难医治的,即使调整过来了,可能没过多久症状又回去了。下可以影响上,上也可以影响下。而针灸可通调整体,我现在的方法可以称为针灸正骨法”他说,自己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学习改进,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而这套方法也是一直在改变的,他甚至没有给自己的手法起名字,问其特点反复强调“重视整体,从整体性来考虑。”
口述实录小编遇到过解决不了的问题吗?葛兆登遇到过。前段时间就来了一个L5/S1椎突症的病人,腰一伸直腿就疼得厉害,而且手还不能抬起来——刚一抬,就剧痛,我当时摸到了几个点,针扎下去腰伸直不抬手的话腿痛已无碍,但手抬起引起的腿痛仍疗效不佳。我的病人大多数都是一次过,这个病人困扰了很久,问题没解决,心情不好,女儿一看我的脸色,就知道爸爸遇到问题了。小编遇到这种辗转反侧的情况多吗?葛兆登波段性轮回。疑难症就跟哲学问题一样,波浪形的,有时候一天来了三个一样的病人,思考,反复琢磨,然后把问题解决了。这个时候的快乐,飘起来了。然后下次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心情陷入低谷,像是轮回一样。小编你觉得自己还属于中医吗?葛兆登可能是康复医学了,从表面上看,我可能已不是纯粹的中医——我用解剖学来进一步学习整体观,但是,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解剖学与经络学非常吻合。在治疗上,有时候我的工具很简单,一条毛巾卷起来,搁在病人腿下面,慢慢蹭一分钟,长期的病灶靠一次治疗康复是不可能的,教一些简单的方法让病人能做一些自我治疗,治疗和康复是要结合的。小编离开体制后感觉如何?葛兆登病人少了,思考的时间多了。人怎么说呢,如果没有体制,可能有成千上万的病人,可以施展。现在半天的时间用来喝茶,思考。小编有没有拜访名师的想法?葛兆登不管有没有名师,首先要自己的基本功扎实,听说哪个地方有个好的针推医生,我会去挂个号,看一眼,或者在自己身上试一试,大概就有数了,可以说是偷师,其实真的是想汲取别人的精华。小编说说你的基本功吧,怎么练出来的?葛兆登扎针最早是老爷子教的,在自己身上练习,基本无痛,我行针的手法不是按照书上说的,手法也不怪异,按照自己的观点,尽量浅——绝大多数是在半寸之内,不穿透肌肉,只到筋膜。小编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葛兆登我喜欢游泳,每天下午都会去,再有就是陪陪女儿。上午看病,睡一个小时的午觉,下午游泳,陪女儿公园走走。小编谈谈你对中医的理解?葛兆登南宋之后,中医出现越来越多的流派,对《伤寒论》、《内经》各家表述,你说你的道理,他说他的道理,好多版本,而原来应该就只有一个版本。中医真的只需要继承,还没有到要发展的时候。谈到中医的发展,针推是最有可能引导中医往前走的。通过中药来推动中医太难了,而针推这近百年没有停止过前进,中医这一类高手在民间,和很多村医交流过,他们缺医少药,就是靠针灸。Tips葛兆登中医诊所主治因脊椎错位引起相关病症的专科门诊。脊椎错位除可引起相关颈肩腰腿痛等痛症,还可引起眩晕、头痛、心慌、胸闷、肠胃功能失调等内科症状。门诊针对脊椎错位运用独创正骨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