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脊柱裂 > 脊柱裂治疗 > 我院理疗科再次推出三项诊疗项目耳穴综合 >
我院理疗科再次推出三项诊疗项目耳穴综合
一、小儿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充实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是一种无针、无药、无创伤、无副作用的物理疗法。小儿推拿疗法具有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经济方便,患儿易于接受,而且,能增强人体的白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小儿生长发育带来良好的影响。因此,小儿推拿无病可防,有病可治。
适应证:小儿感冒、咳嗽、发热、腹泻、便秘、厌食、假性近视等常见病。
(图为医师为小儿做推拿疗法)
二、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疼
偏头疼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国内外均较高,青年女性多见,男女患病率1:4,青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偏头疼发病特点:①部位:头颞侧,有时一侧或两侧。②疼痛性质:跳痛、胀痛、刺痛、昏痛、疼痛如裂,反复发作,有时伴恶心呕吐、视物异常等。偏头疼的无规律性与随机性发作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耳穴综合疗法:是通过抽取耳背静脉血,注射到相应穴位上达到治疗头痛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配合耳穴点刺。治疗时间选择在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可,每次治疗间隔7到10天,一般连续治疗3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感染,3天内局部避免洗浴
(图为医师为患者进行耳穴综合疗法、耳穴点刺)
三、督灸
督灸是运用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的综合作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温肾壮阳、活血散结、通阳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通督止痛、扶正祛邪的功效。督灸疗法集中药外治法,督脉灸法为一体,使药效借温热之气深达病所。
督、任、冲一源三岐,督脉为阳脉之海,因此督脉可沟通全身经络,督灸作用于督脉上,通过督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从而发挥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通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具有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古语有言“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
督灸治疗方法督灸治疗:令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取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常规消毒后在治疗部位涂抹生姜汁,然后在治疗部位上撒上督灸粉,之后在其上覆盖桑皮纸,然后再在桑皮纸上铺生姜泥如梯状,最后在姜泥上面放置三角锥形艾柱,然后点燃三点,连续灸治三次后把姜泥和艾灰去除。然后用湿热毛巾把治疗部位擦干净。每次需要约2小时。适合人群:虚寒或产后怕冷者,颈肩腰腿痛者,亚健康症状者,疲劳综合症者,强脊炎患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预防保健,增强体质。
冬病夏治,灸正当时。“夏至”艾灸,更借天时。夏至为一年阳气最旺之节气,是人体锁阳袪寒最佳之时机。灸疗后,可达:温壮元阳,激发经气,扶正祛邪,祛散风寒,培补脾胃之功效。医院理疗科将开展督脉大灸和脐灸,有需要的朋友可提前预约。做督脉大灸者须自备3-4斤生姜。
(图为患者正在进行督灸治疗)
四、脐疗
脐中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简称脐疗或脐疗法。
脐疗是指将药物作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换言之,脐疗是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神阙(脐中)---属任脉在脐窝正中,又称气舍,下丹田,命蒂,是长寿大穴之一。神阙为经气的汇海,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脐通过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具有重要作用。神厥穴属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同时,任脉与督脉周循全身,分别总督阳脉与阴脉,内联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内通外联,承上启下,脐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
适应症:青春期痛经,月经不调,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病,失眠,虚寒性腹痛,体虚易感冒,增强免疫力。
每次灸约1小时,六次为一疗程。
(图为患者正在进行脐疗)
医院理疗科在原有的按摩催乳、小儿推拿、针灸减肥等治疗项目基础上新开展耳穴综合疗法、督灸、脐疗,此三种疗法医院进修医师学成的治疗项目,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